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運醫] 手指運動損傷警報!解析指骨損傷的病因與治療

 



指骨損傷常因直接外力造成,例如遠端指骨被壓碎,伴隨高概率的軟組織損傷(如指甲床損傷,指骨脫位通常與韌帶和肌腱損傷有關



流行病學


  • 手部骨折佔所有骨折的 19–28%,其中指骨骨折是青少年與成年人最常見的運動相關骨折
  • 50% 的手部骨折是遠端指骨骨折
  • 手部最常見的脫位是近端指間關節(PIP)的背側脫位

[運醫] 高踝扭傷的危機 常扭傷腳踝的人需知風險與預後



高踝扭傷是脛腓聯合損傷的一種形式,涉及踝關節內穩定性的破壞,主要由前後脛腓韌帶和骨間膜所提供支持,通常因外力導致的突然踝關節外旋和過度背屈而引發。這個損傷的治療與追蹤非常重要,因為可能導致運動練習長久的缺席,甚至可能需要外科介入,並且與長期的踝關節功能障礙相關


穩定性是由遠端脛骨和腓骨之間的骨性和韌帶關係共同維持。腓骨位於脛骨的一個凹形三角溝(即切跡)內,前下脛腓韌帶(AITFL)、骨間韌帶(IOL)、骨間膜、後下脛腓韌帶(PITFL)和下橫韌帶(inferior transcerse tibiofibular ligament)組成了韌帶聯結。三角韌帶也有助於韌帶聯結的穩定性。

[運醫]從跳躍到跌倒都要注意的髕骨骨折原因解析




髕骨骨折包括因直接或間接創傷導致的不同類型骨折,受傷機制包括
  • 直接創傷:通常造成粉碎性但最小移位的骨折,可能與脛骨、股骨和髖骨骨折或髖後脫位相關
  • 間接創傷:過度的伸肌機制負載超出髕骨的張力強度,常發生於意外的膝關節屈曲,通常為橫斷型骨折,伴有顯著的移位和伸肌網膜破裂
  • 髕骨半脫位或脫位可能導致髕骨內側面的骨軟骨骨折或髕骨內側部的撕脫骨折

[運醫] 腳踝骨折的病史與典型症狀:如何快速辨別並處理




腳踝骨折不算少見,每年約170例踝部骨折每10萬人,大多數腳踝骨折為內外踝骨折,70%為單踝骨折(以外踝最常見),20%為雙踝骨折,10%為三踝骨折(內踝、外踝和後踝)

[運醫] 握桿運動的隱憂 鉤狀骨骨折類型與成因剖析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國防部長張育成選手2023年3月打完經典賽後,4月在大聯盟出現鉤狀骨骨折的狀況,雖然立即接受正確的診斷跟手術,但後續幾個月仍有影響打擊狀況。勾狀骨骨折是罕見的傷害,容易被忽視,最常見於運動員直接撞擊鉤狀骨造成

鉤狀骨包括鉤骨 (Hook of Hamate) 和鉤骨體 (Body of Hamate) 的骨折

  • 骨折類型:
    • 類型1:鉤骨hook骨折(最常見)
      • 第1型avulsion
      • 第2型middle of hook 中間
      • 第3型base of hook 鉤骨基部
    • 類型2:鉤骨體
      • 第2a型:冠狀面coronal骨折(背側斜裂和分裂)
      • 類型2b:橫向transverse骨折

[運醫] 肩膀鬆鬆的?了解肩鎖關節分離 高衝擊運動或勞動者必看解析

 


肩鎖關節關節分離(脫位)約佔所有其他肩帶損傷的 10%,受影響的人群通常是 20 至 30 歲的年輕運動男性。這些肩部損傷中近一半(40-50%)發生在接觸性運動中,並且在 18%的患者中發現了相關的肩部損傷。



肩鎖關節分離是指鎖骨與肩峰之間因肩鎖關節(AC)和喙鎖韌帶(CC)受傷導致的分離。分級基於X光檢查結果,用於評估肩鎖囊、肩鎖外韌帶及支撐結構受損的程度(I至VI型)

  • 肩鎖韌帶:主要提供前後方向的穩定性,與斜方肌與三角肌筋膜融合形成肩鎖關節囊
  • 喙鎖韌帶:間接提供下方向的穩定性,由梯形和錐狀韌帶組成


肩鎖關節是一個位於肩峰內側與鎖骨遠端關節面之間的滑動關節,這個關節將肩膀連接到軀幹骨骼。肩鎖關節同時協調三個關節運動,包括肩胛肱關節、肩胛胸廓關節和胸鎖關節。 每個關節都有靜態和動態穩定結構。

  • 靜態穩定結構在肩鎖關節的穩定性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包括肩鎖韌帶和關節囊。 主要的水平面穩定結構是上肩鎖韌帶和後肩鎖韌帶,而肩鎖關節的主要垂直穩定結構是圓韌帶和梯形韌帶(CC 韌帶)
  • 動態穩定器在肩鎖分離中扮演次要角色,包括附著於鎖骨的三角肌前纖維和通過筋膜附著於肩峰的斜方肌


[運醫] 舟狀骨骨折解析:腕骨最常見的隱藏危機

 




「舟狀骨」一詞源自希臘語,意為「船」。舟狀骨的形狀相對較長且彎曲,類似於一艘船,正好位於橈骨遠端,對於手腕關節的運動和穩定性都非常重要,舟狀骨是腕骨中最常見的骨折,骨折可發生在三個解剖部位:近端、腰部、遠端,傷害的機制通常為摔倒時手腕過度伸展,近端的骨折有較高的癒合不良(非癒合)風險


主要是因為舟骨的血供是“逆向”的:血液進入最接近拇指的舟骨部分(遠端),然後向最接近身體的舟骨部分(近端)流動。因此遠端舟骨的骨折癒合速度遠快於近端舟骨的骨折。事實上,近端舟骨骨折有可能完全中斷血供,導致舟骨的一部分壞死或死亡。這種現象稱為“缺血性壞死”,可能會在手腕上造成長期問題。


舟骨骨折通常發生在摔倒時手掌伸出,重量壓在手掌上。在這種摔倒情況下,較大的前臂骨(橈骨)也可能會骨折,這取決於手在著地時的姿勢,傷害也可能在運動活動或汽車碰撞中發生。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運醫] 手指撞擊傷害 遠端指間關節DIP脫位必備知識




手指有近端關節PIP跟遠端指間關節DIP,PIP 關節是運動中受傷最常見的部位,PIP 關節的鉸鏈運動允許從約 0° 到 110° 的屈曲和伸展,DIP 關節的功能類似於 PIP 關節,DIP 關節的運動範圍較小,屈曲範圍約為 0° 到 80°。

而手指的遠端指間關節 (DIP) 或第一指間關節 (IP) 的脫位,常見機制是 DIP 關節的過度伸展損傷,稱為撞擊指 (jammed finger)



流行病學


  • 純粹的 DIP 脫位並不常見,通常伴隨骨折或肌腱撕裂
  • 相較於近端指間關節 PIP的脫位,DIP 脫位較少見
  • 多數脫位為背側脫位,特別是在運動事件中發生,可能導致關節內掌板(volar plate)損傷
  • 最常見於籃球、足球、壘球和棒球運動中
  • 掌側脫位通常與擠壓或扭轉損傷相關,可能導致末端伸肌腱插入點的破裂,增加處理難度
  • 同時發生的 DIP 和 PIP 脫位較罕見,但多見於環指和小指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運醫] 了解C1-C2 頸椎穩定性 保護你的頸椎,遠離 AAI


寰樞關節段由寰椎(C1)和樞椎(C2)組成,形成一個複雜的過渡結構,連接顱骨和頸椎。該關節的功能結果有兩個方面:(1)為顱骨提供支撐,和(2)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提供最大的旋轉活動範圍和靈活性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AAI) 是指第一頸椎 (atlas) 與第二頸椎 (axis) 寰樞關節處不穩定的範圍增加,這個關節的不穩定性通常是先天性的,但在成年人中,可能是由於急性創傷事件或退行性疾病所致。原因包括先天性、炎症性、創傷性或感染性的因素,導致支撐C1-C2關節結構的薄弱,許多符合影像學定義的AAI患者並無症狀,且發生神經學後遺症的風險較低


幾乎所有的寰樞關節脫位都涉及 C1 向 C2 的前移,後脫位則極為罕見,幾條連接枕寰軸複合體的韌帶提供了防止嚴重神經損傷所需的穩定性,其中重要的韌帶包括橫韌帶transverse ligament(最重要)、頂韌帶apical ligament、翼韌帶alar ligament,前寰樞關節脫位可能與齒突骨折有關,但不一定100%

[運醫] 運動引發的運動性頭痛?了解類型與預防秘訣

 


Exertional Headache 是指與運動相關的頭痛,這些頭痛與顱內病變或全身性疾病無關,但與偏頭痛等頭痛可能共存,包括兩種類型,主要是Primary Exercise Headache (PEH)原發運動性頭痛,在運動期間或結束後出現,少數是Weight Lifter’s Headache 舉重運動員頭痛,主要由valsalva動作引起(如重量訓練、咳嗽、打噴嚏)引起

[運醫] 耳廓血腫:如何避免高風險運動的菜花耳

 


耳廓血腫:耳部受傷後,血液積聚在耳廓的皮膚和軟骨之間,通常由直接撞擊或摩擦引起,如果不處理,可能導致耳廓軟骨壞死和瘢痕組織形成,導致永久性耳廓變形,稱為「菜花耳」

耳廓或外耳廓由彈性軟骨組成,外面包裹著致密的纖維充填的軟骨膜和皮膚。耳廓的纖維軟骨結構有助於其機械支撐和三維形狀,耳垂則是例外,因為它主要由纖維脂肪組織組成。軟骨膜具有重要功能,提供結構支持以維持耳朵的形狀和完整性。血管供應不良的軟骨依賴軟骨膜的血液供應來獲取氧氣和營養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運醫] 肩膀脫位與腋神經損傷 的核心資訊



腋神經來自臂叢後束,源於 C5 為主和 C6 神經根,偶爾會有C4,穿過上臂後側的四角空間,分為前支和後支,前支圍繞肱骨後外側(手術)頸走行,並支配三角肌前束和中束。後支分運動支感覺支,運動支配小圓肌和三角肌後束,感覺支配上外側臂皮神經,提供肩外側的感覺


腋神經病變的常見原因包括肩關節脫位、肱骨頸骨折以及直接鈍力創傷,這種病變可能導致肩部外展和外旋無力,並影響上臂外側的感覺


肩關節的不幸三聯症unhappy triad包括肩關節脫位,導致旋轉袖撕裂和腋神經損傷,發生在 9-18%的前肩脫位中,在 40 歲之後,前肩脫位導致「不幸三聯症」的風險增加

[運醫] 運動引發的運動心臟症候群是好是壞?告訴你真相!

 


運動引起的心臟重塑,運動性心臟症候群是一種良性的生理反應,主要特徵為心室肥厚及心動過緩,又稱為運動員心臟、生理性心臟肥厚、運動引發心臟重塑或運動相關心臟重塑,此現象伴隨著正常的心臟收縮與舒張功能,但特徵可能與某些病理狀況重疊。

某些運動員中,這些變化可能使你的心臟看起來類似於心肌病的情況。由於心肌病並非無害,因此醫療提供者需要了解運動員心臟與心肌病之間的區別

過去研究發現不同耐力和力量訓練的運動員,心臟質量比非運動員大約高出 35%,心臟容量則高出 60%到 80%。耐力運動訓練導致容量顯著增加,同時保持壁厚,心臟質量增加,而力量訓練則導致壁厚和心臟質量增加,但容量變化較小

也有研究認為心臟重塑的因素可能與血流動力挑戰的嚴重程度(運動強度)以及心臟暴露於這一挑戰的時間(總運動持續時間)有關。 心臟重塑可能更受到總運動負荷(強度 × 時間,通常以代謝當量小時等指標量化)的影響,而非運動項目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運醫] 為什麼你的腳像踩著小石頭?解讀前足痛原因



 

前足痛通常位置在腳掌前端,腳趾後方的部位出現尖銳、隱痛或灼燒感,當站立、跑步、彎曲腳或走路時,尤其是在硬地面上赤腳行走時,疼痛會加劇,而休息時疼痛會改善。有些人感覺感覺鞋子裡有一顆小石子。

前足痛發生在蹠骨頭的足底側,可視為一種症狀而非特定疾病,原發性前足痛代表由內在因素引起,如蹠骨頭過長、腳姆指外翻或其他先天性畸形。次發性前足痛:可能由創傷、過度使用或不良鞋子引起

足部的內外側由這些關節和足部的小姿勢肌肉維持。關節下方有一層脂肪墊,以緩衝行走和跑步時的衝擊。內側縱弓的異常功能可以影響下肢生物力學,橫弓和前足的異常也可能影響下肢生物力學。橫弓的塌陷影響步態的推進階段,即站立階段的最後 30%,只有前足與地面接觸,而前足的異常生物力學可能會進一步對下肢在推進過程中產生負面影響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運醫] 胸骨骨折危機:車禍、運動與壓胸的可能原因揭秘



胸骨骨折發生在約 5%的鈍性胸部創傷中,胸骨柄是最常受傷的部分,在所有汽車碰撞中發生率為 3-6.8% ,另外CPR常導致胸骨骨折,一項大體的研究發現 18%的患者有胸骨骨折,其中85%為胸骨體骨折 (不過CPR要救人優先,胸骨骨折等就回來再處理)


胸骨是一塊扁平的骨頭,位於前胸壁的中央。它由三個部分組成:柄部(最上部)、身體(中部)、劍突(最低部)



  • 直接損傷
    • 因直接力量作用於胸骨造成,最常見於胸骨體下部受擊
    • 骨折通常發生於胸骨柄附近
  • 間接損傷
    • 因頸胸椎屈曲壓縮損傷導致,通常為頸椎被迫屈曲,造成上兩根肋骨將胸骨柄向後推移
    • 可因下巴撞擊胸骨柄而惡化
    • 通常涉及胸骨的上兩節
  • 應力性骨折
    • 因胸壁肌肉、肋骨及鎖骨的反覆運動所致,應力傳導至胸骨
  • 肌肉引起的骨折
    • 因劇烈的肌肉作用導致相對抗的肌肉群之間造成的骨折
    • 極為罕見

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運醫] 外側足部疼痛警訊:第五蹠骨骨折成因與治療策略解析

 


第五蹠骨近端骨折可能發生於不同部位,其成因、預後與治療差異很大,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慢性疼痛和足部不穩定

通常會出現側足疼痛,急性發作,伴隨或不伴隨受影響區域的疼痛。目前最常用的分類是 Lawrence & Botte 分類。根據分類標準,區域 I 骨折是骨隆起的撕脫骨折,區域 II 骨折(又稱 Jones 骨折)是在骨幹和骨幹交界處的急性骨折,而區域 III 骨折是近端骨幹的壓力骨折。區域 II 和 III 骨折因為相似的脆弱血流供應,這可能會對癒合產生負面影響。遠端骨幹骨折因其在高水平舞者中的頻率而被稱為舞者骨折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運醫] 距骨骨折的影響 從解剖解析到高風險運動的挑戰

 


距骨骨折(Fracture, Talus)是一種相對罕見的骨折,通常影響距骨頸、外側突起或距骨圓頂的骨軟骨部分,但距骨也可能發生罕見的壓力性骨折


距骨是構成踝關節下部的骨頭(脛骨和腓骨構成上部),踝關節使腳能夠上下移動。距骨也位於跟骨(跟骨)之上,距骨和跟骨一起形成了距下關節,這個關節使腳能夠向內和向外移動


最常見的是踝骨在其中部,即所謂的「頸部」處骨折,頸部位於踝骨的「身體」與位於腳部更下方的「頭部」之間,身體位於脛骨下方。距骨頸骨折佔距骨骨折的50%,距骨體骨折佔40%,距骨頭骨折佔5%至10%,其中一類常見的距骨體骨折為「牧羊人骨折」,即後結節骨折。而「滑雪板運動員的踝關節骨折」是距骨體骨折的第二常見類型,主要為外側突起骨折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運醫] 阿基里斯腱斷裂知多少?成因解析與術後訓練建議


Achilles tendon rupture,或稱為阿基里斯腱斷裂,是指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通常發生在距離跟骨插入處2到6公分的區域,此處血液供應較差,此疾病可能與過去的肌腱變性及微小損傷相關

常見於30至40歲的男性,主要在從事運動時發生,特別發生在從事偶爾活動的人群中,通常被稱為「週末戰士」運動員,並且最常見於足球、球拍運動或籃球中。據統計,這些受傷可能在 20%患者中被誤診為踝關節扭傷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運醫] 未經證實或批准的再生醫學療法 我們應該警惕的問題



 

再生醫學無疑是醫學前沿中最具潛力的一個領域,尤其是對於那些面臨慢性疾病或受損組織的病患來說,其吸引力不容小覷。然而,未經證實和未經批准的再生醫學療法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擴散,甚至逐漸成為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剛好最近看到國外Scott A. Rodeo 醫生於 2024 年發表於《Sports Helth》期刊的評論文章,也看到其他國外學者的聲援與討論,可以看到這些問題的幾個主要方面: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運醫] 走出足部疼痛,了解跗骨管症候群TTS症狀、診斷及治療方案


 

跗骨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TTS)是一種壓迫性神經病變,因為脛神經或其分支在內踝處經過跗骨管時被壓迫,導致內踝及足底疼痛或異常感覺,這種情況也稱為脛神經受壓症候群(posterior tibial nerve entrapment),症狀類似初期糖尿病神經病變和足底筋膜炎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運醫] 小腿肌肉像被踹了一下?解析網球腿tennis leg的成因與治療

 


小腿像被人踹了一下?!

門診有不少病人小腿嚴重撕裂傷的時候,進來診間的時候就這樣說,需要考慮小腿肌肉撕裂傷、阿基里斯肌腱斷裂等,而其中小腿由三塊主要的肌肉構成,包括較淺層的內外側腓腸肌,跟深層位在中間的比目魚肌。


最早在1883 年研究描述於一名網球運動員症狀,當時被歸因於腓腸肌腱的斷裂。腓腸肌腱在這種傷害中已被牽涉多年,其中內側腓腸肌損傷,也稱為「網球腿」,是指內側腓腸肌的肌腱肌肉部位因為足部在離心負荷下突然背屈而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運動員也可能在主動足底屈曲時,外力導致突然拉伸或背屈)。在運動中發生,但受影響的受傷機制也可能與工作有關。


草地網球作為一項運動始於 1874 年,第一版規則於 1875 年撰寫,首屆溫布頓錦標賽則早在 1877 年舉行。網球迅速變得非常受歡迎,德克·沃頓·P·胡德博士(Dr Wharton P. Hood)本人也參與了這項運動,根據自己 14 年的臨床經驗撰寫了題為《On lawn-tennis leg》的文章,新運動的出現導致新傷害和以人名命名的名稱,可能源於這篇文章。


肌肉拉傷最常發生在雙關節肌肉,例如腿後肌群、股直肌和腓腸肌。因此,當提到「小腿拉傷」時,通常是指腓腸肌拉傷。各種運動如橄欖球、足球、網球、田徑和舞蹈都受到小腿肌肉拉傷的影響,在足球中,92%的傷害是肌肉傷害,其中 13%是小腿傷害。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運醫] 莫頓氏神經瘤 (Morton’s Neuroma) 中年女性需注意的足部疼痛原因

 



莫頓氏神經瘤(Morton’s neuroma)是足部趾間神經的纖維化發炎過程,通常發生於第三和第四蹠骨頭之間,也可能涉及第二或第四趾間空間,神經瘤位於神經在蹠骨區域分叉之前,支配兩個相鄰腳趾的側面,通常呈現單側症狀為主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復健] 難解的膝關節卡住與腫脹?了解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VNS的症狀與治療



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PVNS) 是一種滑膜增生性疾病,涉及滑膜層異常增生,由於這種過度生長而產生的腫塊或腫瘤並不是癌性腫瘤,且不會擴散(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但是PVNS 是一種進行性疾病。它會症狀緩慢變差,並可能導致骨骼損傷和關節炎


VNS 分為局部型和彌漫型,這兩種類型可能代表同一疾病光譜的不同階段。局部型 PVNS 會導致單一部位的滑膜結節增生,而彌漫型則會影響整個關節滑膜。這些病變含有脂質巨噬細胞、巨細胞和含鐵血黃素 ( hemosiderin ),這些成分會導致關節炎和破壞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運醫] 後十字韌帶PCL撕裂復健指南 如何加速恢復和增加穩定性

 



後十字韌帶(PCL)位於膝關節深層,正好在前十字韌帶(ACL)後面,PCL是連接股骨(大腿骨)和脛骨(小腿骨)的幾條韌帶之一,後十字韌帶防止脛骨相對於大腿骨向後移動,後十字韌帶撕裂是指膝關節中的後十字韌帶部分或全部斷裂,後十字韌帶的損傷可導致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控制膝關節向後的移動時

它比前十字韌帶更強壯,受傷的機會也少得多,後十字韌帶有兩個部分,這兩部分融合成一個結構,大小約為一個人小指的大小。許多後十字韌帶撕裂是部分撕裂,具有自我癒合的可能,但是如果超過3-6個月仍有明顯不穩定或疼痛的狀況,建議就醫評估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運醫] 如何辨別運動誘發支氣管收縮 (EIB)?症狀與治療剖析

 


EIB是一種氣道過度反應性疾病,其特徵是運動引發的支氣管收縮反應,導致氣道阻塞,症狀包括喘鳴、咳嗽、呼吸急促、胸悶,通常在運動開始5到15分鐘內出現,並在運動後30到90分鐘內逐漸恢復 。EIB可以單獨發生,或合併哮喘(exercise-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with asthma)。如果沒有哮喘病史,則被稱為單純的EIB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運醫] 棒球選手在訓練室的評估技巧與訓練準備

 




在棒球運動中,投球動作極具挑戰性,不僅涉及精密的技術操作,還需要身體各部位間的協調與穩定。根據 Brian A. McGuire 等人關於這個主題研究,探討影響投球表現的關鍵因素及評估重點,幫助運動員和教練有效地進行訓練及傷害預防



棒球投球的動作需要在活動度、穩定性與末端關節力量之間取得平衡。運動員必須擁有完整的肩關節活動度、適當的節段順序,並在神經及肌筋膜系統的控制下,穩定地完成投擲,以下有幾個關鍵觀點:


  1. 跨步腳觸地的關鍵性

    • 跨步腳觸地是投球過程中的「關鍵負重時刻」,這對於投球穩定性和力量轉移至關重要。此時,髖關節的跨步長度、方向、力量與穩定性會直接影響肩關節的負重安全性,從而決定投球的穩定性與動作效率

    • 髖部與軀幹的分離對於有效地加載手臂至關重要,頸部與軀幹的分離以及頸部與肩胛骨的解離也可能同樣重要,頸椎和軀幹必須獨立旋轉,並在不影響肩胛骨的情況下達到完整的運動範圍(ROM),例如頸椎無法完全旋轉到非主導側(以便眼睛能夠看向本壘),那麼其他部位可能會出現補償

    • 頸部屈曲和向主導側旋轉減少的投手,其肩膀或肘部受傷的風險比那些頸部活動性較高的人高出 9 倍

    • 縮短的胸小肌和上斜方肌已被證明佔肩胛骨運動障礙變異的 58%,前傾和圓肩的肱骨頭位置會增加肩胛骨的前傾,縮短的胸小肌或弱的前鋸肌會導致類似的結果

  2. 肌筋膜動力鏈的作用

    • 肌筋膜鏈在身體各部位的連接及運動模式的協調中具有重要作用,動態穩定性允許質心根據運動需求改變位置或方向

    • 內收肌、大腿骨盆底和橫膈膜肌肉的肌筋膜互聯,可以實現步態髖部、軀幹和深層核心之間的連續性。深層核心進一步通過包裹深層頸部和斜角肌的筋膜附著連接到頸椎。一般來說,這可以被視為“穩定線”

    • 螺旋線連接了步態髖部、同側內斜肌、對側外斜肌、前鋸肌和菱形肌,沿著軀幹前部環繞到後脊椎,一般來說,這可以被視為“負荷線”

    • 最後要強調的肌肉是闊背肌,從肌筋膜的角度來看,闊背肌附著於近端肱骨,並沿著腰椎斜行至對側骨盆,通過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側緣與內斜肌和橫腹肌相連,並間接附著於深核心的橫膈膜部分。因此,闊背肌不僅對臀部、核心、軀幹和肩膀有影響,其整體功能也可能受到這些部分的影響

  3. 肩關節負重與過渡控制

    • 肩關節的負重需要完整的關節活動、適當的節段運動順序以及神經與肌筋膜系統的有效控制,尤其要認識到離心運動和末端關節活動的過渡在投擲動作中的重要性。

  4. 投擲損傷的原因

    • 重複性過度使用、組織過載及功能性不穩定是造成許多投擲損傷的主因,因此對運動員進行全面評估至關重要、


棒球選手三大重要評估概念

評估棒球運動員時,需考量以下三個重要概念:

  • 姿勢與呼吸 (Posture and Breathing)
    • 投球動作是單側性和旋轉性的,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姿勢不對稱及肌肉失衡。對於骨盆方向、胸椎旋轉、肩膀和頸椎活動範圍的評估有助於進行適當介入,維持動力鏈的良好功能。呼吸訓練可改善姿勢對稱及核心穩定性

    • 泡沫滾筒姿勢/呼吸/深層核心啟動。評估前傾頭姿勢、極限保持外旋力量、輔助肌肉呼吸利用、肋骨外展或姿勢不對稱,以及在 90 度時的外展和外旋肩胛位置



  • 主動活動範圍的評估與改善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Active Range of Motion)
    • 肩膀的活動範圍對投球至關重要,即使是輕微的不足也會增加肩膀和手肘的受傷風險。原因可能包括姿勢不良、代償性運動模式、肌肉疲勞等。因此,評估肩膀活動範圍時,應考慮不同姿勢下的差異,以找出潛在的功能障礙

    • 坐姿瑞士球:將運動員的頭部壓入球中,直到他們達到中立的頸椎位置。促進感官反饋以促進頸椎旋轉。保持胸部位置,隨著頭部的旋轉。評估輔助肌肉的使用和/或補償

    • 瑞士球:穩定的頸椎/骨盆上的胸椎旋轉,評估深層頸屈肌力量、頸部-肩胛運動的分離能力以及功能性胸椎旋轉




  • 運動的獲得、維持與過渡 (Get Motion, Hold Motion, and Transition Motion)
    • 投球過程中的功能性運動需要完整的離心-向心運動轉換。肩關節在投球過程中,先經歷離心負重到外旋,再進行向心負重直到球出手,隨後再經歷第二次的離心負重,這些過程中的控制對於運動員的肩關節穩定性至關重要

    • 髖部超伸:肩胛穩定的等長維持,前鋸肌和同側外斜肌的離心狀況。評估髖部與軀幹的分離潛力、肩胛在三個平面上的極限等長維持、在髖部旋轉期間頸椎與肩胛和軀幹的分離能力,以及前鋸肌/外斜肌的離心長度



三個重要的穩定性點 (Stability Points)

研究指出三個穩定性點是投擲運動中維持肩關節穩定性的重要關鍵:

  1. 肱骨的完整活動範圍 (Full Range of Motion of the Humerus Must be Present)

    • 活動範圍的受限可能是疼痛、肌肉防禦或代償動作的結果,這些因素會影響動態關節中心化,增加軟組織的壓力,並導致進一步的損傷。

  2. 肩胛骨活動終末範圍是肱骨活動終末範圍的先決 (Scapular End Range Is a Prerequisite for Humeral End Ranges of Motion)

    • 肩胛骨需與肋骨有良好的接觸,才能使肩膀在運動過程中達到安全終末活動範圍。如果這些部位無法同步,肩膀可能出現低效的運動策略並引起疼痛。

  3. 過渡階段對肩關節穩定性的影響 (Transitions Are Critical for Shoulder Stability)

    • 離心負荷到終末活動範圍,再向心返回,是恢復肩關節穩定性的關鍵。投球需要極端的運動範圍,若支撐結構無法提供穩定性,肩關節極有可能因此受傷。因此,投球訓練需創造一個安全環境,讓肩膀可以透過受控的離心及向心運動來達到完整的活動範圍。


結論


對棒球運動員進行全面評估及準備是減少運動傷害、預防運動損傷並提高運動表現的關鍵。透過姿勢調整、呼吸訓練及活動範圍的改善,運動員可以有效地提升肩關節穩定性及力量,減少重複性過度使用及代償性運動所帶來的風險。這些評估與準備不僅對於投擲運動有直接影響,也對其他運動類型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在實施訓練計劃時,應關注姿勢、肩胛骨及核心穩定性的維持,並通過漸進性訓練計劃來強化投球過程中的動作控制和肩關節護理。只有在這些基礎準備妥善完成後,棒球運動員才能在激烈的競賽中發揮最佳表現,並降低受傷的風險。


參考來源

 Evalu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Baseball Player in the Athletic Training Room.DOI: 10.1016/j.csm.2024.05.011




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復健] 解析頸椎椎間盤突出:原因、風險與治療方法



近年來,年輕族群的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久坐,學生和上班族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導致頸椎曲度異常的發生率上升

頸椎前凸是人類脊椎的第一個生理曲度,由於其承重功能,成為椎間盤突出主要的部位。它維持脊椎的穩定性,是正常脊椎生物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脊椎間盤突出是一種情況,代表髓核從椎間隙中移位,而神經根壓迫和刺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頸椎間盤突出和脊椎病,機械性壓迫可能來自小關節和鉤椎關節的肥大、椎體骨刺、椎間盤突出或上述所有因素的結合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運動] 潛藏於膝後的疼痛威脅 膝後動脈夾擠綜合症PAES

 


最早於1879年由Anderson Stuart 在解剖研究中發現,PAES 是指因為膝後動脈周圍肌腱或肌肉結構異常壓迫膝後動脈,導致動脈血流不足的疾病,除了膝後動脈的受壓外,有時也會同時壓迫膝後靜脈或脛神經,進而引發相關症狀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運動] 運動員難解的肩膀問題:認識肩胛上神經損傷

 

肩胛上神經麻痺是一種由肩胛上神經受壓或損傷引起的單神經病變,該神經支配肩胛上肌和棘下肌,負責肩膀的外展和外旋功能,症狀包括肩部疼痛、無力,尤其是在肩部外旋和外展時。

肩胛上神經麻痺的常見受損部位在肩胛切跡(scapular notch)和棘肩胛切跡(spinoglenoid notch),該病變主要發生在過度使用肩部、投擲動作或肩部外傷的運動員中

[運動] 胸大肌撕裂:運動員必須知道的隱藏風險


 

胸大肌肌腱斷裂 通常發生在胸大肌肌腱與肱骨附著處的完全撕裂,其他罕見部位包括肌腱-肌肉連接處、肌肉腹部或骨性撕脫,這類損傷大多與舉重相關,尤其是在臥推運動中發生,也可能因跌倒或直接創傷導致

2022年發表美國MLB大聯盟與小聯盟的胸大肌損傷相關統計研究發現,138個案例當中,大於80%的損傷發生在運動員的主導投擲側或主導打擊側。平均恢復到比賽的時間為 19.5 天,先發投手承擔了最大比例的胸大肌損傷(佔 48.1%),投球是受傷時最常見的活動(佔 45.9%),大多保守治療為主,只有4 名運動員接受了手術介入(佔 2.9%)


胸大肌的共同肌腱具有特徵性的 U 形,前層和後層在下方連續。前層肌腱由鎖骨頭和三到五個最上面的胸骨段組成,而後層肌腱則由兩到三個最下面的胸骨段組成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復健] 你的下背痛是因為腰椎少一節?探討Bertolotti症候群

 



Bertolotti Syndrome 變形脊椎是一種因腰骶區域先天性脊柱畸形所引起的下背痛症候群,最常見的特徵是第五腰椎(L5)橫突和骶骨或髂骨的非正常融合,導致異常的骨性結構,增加了該區域的機械壓力和疼痛風險。這種畸形稱為腰骶過渡椎骨 (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 LSTV),該狀況可能會導致患者下背部疼痛和限制日常活動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運醫] 如何減少帕拉運動員的健康負擔?挪威研究揭示關鍵策略




帕拉運動員的健康狀況長期以來一直受到醫療界的關注。根據挪威在2012年至2020年間的研究,針對帕拉運動員的疾病與受傷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主要聚焦於神經系統障礙運動員和肌肉骨骼障礙運動員的健康挑戰,並對比這兩類運動員在疾病與受傷方面的差異。


帕拉運動員的健康挑戰:疾病與受傷模式分析


帕拉運動員可以依其健康狀況分為兩大類:神經系統障礙肌肉骨骼障礙。神經系統障礙運動員包括腦部疾患、脊髓相關疾患及神經肌肉疾患,而肌肉骨骼障礙運動員則涵蓋肢體缺損、被動關節活動度受限及身材矮小等問題。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運醫] 指間關節側副韌帶扭傷分級及症狀分析:如何辨別受傷程度?


指間關節側副韌帶扭傷是指手指指間關節(通常是近端指間關節,PIP)的側副韌帶受傷,受傷機制通常為軸向負荷伴隨徑向或尺側壓力,通常在手指伸展時發生

  • 根據受傷程度,分為三種等級:
    • 第一級:疼痛但無韌帶鬆弛
    • 第二級:疼痛且有韌帶鬆弛,在施加壓力時有堅實的末端穩定度
    • 第三級:疼痛且失去在施加壓力時的穩定度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復健] 內側滑膜皺襞綜合症 引發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plica是拉丁文字,意思是折疊,內側褶皺(medial plica)是一種位於膝關節內側的滑膜皺襞,它們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是間質腔未完全融合的結果。滑液皺襞通常很薄、柔軟,幾乎是透明的。根據位置分為:髕上、髕內側、髕下和外側滑液皺襞,最常見引起症狀的是髕內側滑液皺襞,當膝內褶皺受到炎症影響時,會形成一條位於膝關節內側的關節內帶,導致纖維化和持續性疼痛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運醫] 跟骨骨折:症狀、診斷及治療全面解析



足部的骨頭通常分為三部分:後足、中足、前足,中後足總共七塊骨頭,都稱為跗骨,構成了後足和中足,其中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

跟骨骨折大部分屬於關節內的,這表示骨折經過關節面。跟骨骨折可由急性創傷或反覆壓力(疲勞性骨折)引起,評估急性跟骨骨折時,主要關注的是骨折是關節外還是關節內,『關節外』骨折可以保守處理,大多數『關節內』骨折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因此建議骨科評估。

目前沒有公認標準的指引確定移位的關節內跟骨骨折的最佳治療方法,也應注意許多急性跟骨骨折患者,有可能其他下肢或脊椎損傷的共存狀況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運醫] 運動員常見的手掌骨折:拳擊手骨折損傷解析



拳擊手骨折之所以得名,因為通常是用握緊的拳頭打到硬物而發生骨折,特別是手掌連接小指的骨頭,受傷後可能需要戴上夾板或石膏,並且休息六到八週不能參加運動


美職跟中職都有類似的案例,近期大聯盟過去因表現不佳槌牆壁的案例不少,2024年七月小熊投手Colten Brewer接替先發投手Kyle Hendricks登板投球,上場後僅投0.2局被敲2安、丟2次保送,失掉3分,還發生一次傳球失誤,退場時因自責而怒槌休息室牆壁,在經過檢查後,確診為左手骨折,另外一次是今年4月遊騎兵投手Brock Burke在中繼表現不佳後,回到休息室槌牆壁,導致右手骨折,中職過往也有案例 2005年彭政閔的變電箱事件


手掌骨頸部(遠端骨幹)是掌骨幹的部分,是最脆弱的點,因此掌骨骨折通常涉及頸部,受傷機制通常是掌指關節(MCP)在屈曲位置時受到軸向負荷,如打拳時,掌骨頸部周圍的骨折需檢查是否有旋轉變形和角度變形,第五掌骨骨折稱為拳擊手骨折,對握力影響不大,而第二與第三掌骨對握力比較重要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運醫] 拳擊運動高受傷風險部位 預防傷害分析

 



拳擊是一項極度接觸撞擊運動,存在高受傷風險,因此了解其受傷情況、機制、治療和預防對運動員和教練很重要。拳擊中的受傷情況可以從輕微的瘀傷到嚴重的腦震盪和骨折不等,有效管理策略以維持運動員健康和表現的必要性


拳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的古埃及,並且早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就已經是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拳擊並未在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中登場,原因是希臘君王認為過於暴力,直到1904年的第三屆奧運會才正式成為比賽項目。在1912年瑞典舉辦的奧運會上,曾因法律禁止拳擊,而移除兩屆,直到1920年,拳擊再次回到奧運會


在奧運會初期,由於拳擊比賽規則尚不完善,很多規則都是參照當時的職業拳擊規則,並且比賽級別劃分也與職業拳擊相同,共有七個級別。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業餘拳擊總會不斷調整奧運會拳擊比賽的規則和級別,截至2004年,奧運會中的拳擊比賽已擴展到11個級別。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運醫] 探索桌球運動的風險:最常見的傷害與預防措施



桌球,亦稱為乒乓球,是一項高速的室內運動,後來逐步納入國際競賽,包括奧林匹克運動會。這項運動使用簡單的設備,包括桌子、網子、球拍和球,但需要卓越的爆發性的速度、力量、準確性、反應、瞬間決策以及良好的技術能力,也需要中等到高水平的有氧/無氧能力。


儘管桌球屬於非接觸性運動,但由於比賽中需要重複的動態動作,仍然存在各種運動傷害的風險。常見的傷害包括外側肱骨炎(網球肘)、手腕扭傷、膝關節傷害和腳踝扭傷,這些傷害通常是由於過度使用和不當技術所引起

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運醫] 擊劍常見傷害及預防措施 從中世紀決鬥到奧林匹克競技

 


擊劍是一項有著優雅動作的運動,結合技術、戰略和快速反應,屬於一種格鬥運動,競爭者進行一對一或團隊比賽,使用帶刃武器通過擊中對手來得分,同時避免被擊中。這項運動擁有悠久的歷史,擊劍運動起源於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大約西元14世紀左右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等封建王國的騎士階層開始盛行,經歷過1600年代時的決鬥風潮,1776年法國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La Boissière)發明了面罩,使擊劍走上了優雅道路,為擊劍攻防技術的發展提供的強有力的條件和保障。


擊劍於1896年被納入雅典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在國際比賽中持續發光,成為一項重要運動。一場國際擊劍比賽可能持續9至11小時,實際比賽僅佔總競賽時間的18%,有效打鬥時間則在17到48分鐘之間,比賽類型分為男子和女子都有鈍劍(FOIL)、銳劍(EPEE)、軍刀(SABER)三種項目,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


這項運動涉及有氧和無氧的無乳酸及乳酸代謝,受年齡、性別、訓練水平以及與對手相關的技術和戰術策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2024年7月29日 星期一

[運醫] 高爾夫常見運動傷害及預防策略:保持最佳狀態的指南

 


高爾夫常被視為低強度的運動,但它涉及複雜且重複的動作,可能導致運動傷害,影響球員和高爾夫愛好者,了解常見的高爾夫相關傷害,如旋轉袖肌撕裂、肌腱炎、高爾夫肘和下背痛,對於長期的高爾夫生涯至關重要,預防策略和適當的治療可以幫助減輕這些風險,使高爾夫球手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並持續打球而不會中斷。


高爾夫近期先進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性能提升和傷害預防的方式。高速攝像機、動作捕捉系統和3D建模軟體提供詳細的生物力學分析,幫助高爾夫球手完善他們的技術和設備,尋找適合的球桿、符合人體工學的揮桿調整,以及現代訓練輔助工具的整合,都能顯著改善球員的表現,同時降低拉傷和過度使用傷害的風險。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運醫] 射箭愛好者必讀:了解和預防射箭運動傷害


 

射箭是一項悠久歷史的運動,結合了精確、力量和紀律,但它也帶來了一些特定的受傷風險,射箭的常見受傷主要源於重複動作、不正確的技術或過度使用,可能範圍從輕微的水泡和繭到更嚴重的情況,如肩部受傷、肌腱炎和慢性過度使用傷害


主要的弓箭類型有三種

傳統弓是沒有現代的滑輪或反曲設計,通常為長弓或短弓,需要較多的技巧和力量來操作。

現代弓指的是現代反曲弓和複合弓,反曲弓是目前奧運射箭唯一的比賽項目,弓臂在末端向外彎曲,這種設計使得弓在拉開時能儲存更多能量,釋放時能提供更大的力量。複合弓是 1966 年才第一次出現,最明顯的特色就是上下各有一個滑輪,靠著非對稱滑輪的設計以達到省力的目的

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

[運醫] 柔道運動中的傷害與風險:有效的傷害預防

 



柔道是一種在19世紀末由日本的嘉納治五郎發展出來的武術,結合了體能和心理紀律。起源於柔術,後來成為全球認可的運動,並於1964年為男性和1992年為女性的奧林匹克比賽項目。主要運用的技巧有投技(摔擲使對手跌倒的技巧)、固技(對手跌倒後,限制對手行動)及當身技(攻擊技巧),這些技術需要力量、敏捷性和技巧的結合,柔道選手可能面臨較大的運動傷害風險,因為這項運動的身體需求很高。

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運醫] 急性與慢性滑囊炎發作 辨別與應對策略

 


滑囊炎是滑囊(位於移動結構之間的液囊,在骨骼、肌腱、肌肉和皮膚之間提供緩衝並減少摩擦)因刺激而發炎的狀況,可分為淺表性滑囊炎(例如手肘鷹嘴凸滑囊炎)和深部滑囊炎(例如肩峰下滑囊炎)


滑囊在正常狀態下含有極少量的液體,減少摩擦並在肌肉收縮過程中可無痛運動,滑囊炎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急性滑囊炎通常是由於受傷、感染或發炎引起。慢性滑囊炎則大多由於長期重複使用或運動引起,慢性滑囊腫脹常由底層肌腱的病變引起 


流行病學


  • 相關相關統計是滑囊炎(所有來源)每年約占每10,000住院患者中的2例 ,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10例 ,但實際上可能更高
  • 最常見於18至88歲的男性 ,75%的病例是非感染性的

常見類型


  • 肩峰下滑囊炎(肩部)
  • 鷹嘴滑囊炎(肘部)
  • 前髕骨滑囊炎(膝部)
  • 足跟滑囊炎(腳部)
  • 髂腰滑囊炎(髖部)
  • 大轉子滑囊炎(髖部)
  • 坐骨滑囊炎(臀部)

2024年6月30日 星期日

[運醫] 小聯盟手肘 預防年輕棒球選手常見肘部傷害

 



Little Leaguer's Elbow(小聯盟肘)是一種由於過度使用肘部造成的內側上髁炎,主要影響年輕運動員,特別是棒球投手。Little Leaguer's Elbow也被廣泛用作描述年輕運動員肘部疼痛的總稱,包括內側上髁碎裂和撕脫、橈骨頭的變形和軟骨炎、尺骨增生以及鷹嘴突上骨炎


流行病學


  • 估計有20-40%的9至12歲棒球選手會經歷肘部疼痛
  • 在有症狀的肘部中,約67%有內側肘部疼痛
  • 約5%的年輕投手會遭受需要手術或強迫他們退出棒球運動的肘部或肩部損傷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運醫] 小聯盟肩膀 青少年棒球選手必備知識

 



小聯盟肩(Little League Shoulder),又稱投擲者的肩(Thrower's Shoulder),是指肱骨近端生長板的重塑和變形。這種情況最早在1966年被描述為肱骨近端骨軟骨病,1974年再次報告為青少年棒球運動員的肱骨近端骨骺分離症

這是一種過度使用損傷,由於反復過度的旋轉活動,導致生長板承受過多的扭力。通常見於青少年投手,特別是棒球投手


流行病學


  • 由於投擲時疼痛報告不多,確切的流行率不確定
  • 最常見於11至16歲的男性棒球運動員,也有在游泳、排球和板球運動員中報告的病例
  • 任何參與反覆過肩旋轉運動的青少年都可能發生
  • 患有GIRD的患者出現復發症狀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三倍

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運醫] 棒球選手的惡夢 手肘尺側副韌帶 (UCL) 損傷

 



尺側副韌帶 (UCL) 的損傷通常是由急性或慢性的外翻壓力導致肘部的扭傷或撕裂,導致疼痛、不穩定性和功能障礙。主要機制有兩種:一是由於重複的外翻過載導致 UCL 的慢性撕裂,另一種是較少見的急性創傷性撕裂


流行病學


  • 大多數 UCL 損傷發生在棒球選手中,但也可能見於角力選手、標槍選手、網球選手、美式足球選手、排球選手和急性創傷受害者中
  • UCL 損傷在骨骼成熟的運動員中更為常見,但在骨骼未成熟的運動員中發病率正在上升
  • 主要發生於男性運動員
  • 雖然 UCL 損傷的確切患病率尚不清楚,但近年來在專業、大學和高中運動員中進行的手術重建數量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