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研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研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研究] PRP注射改善膝關節退化的生長因子

 


膝關節退化(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人口老化與肥胖問題增加,患病率日漸上升。傳統治療方式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及類固醇和玻尿酸注射,通常能提供暫時的症狀緩解。近年來,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療法因其促進組織再生與減輕發炎的潛力,逐漸受到重視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研究] 膝關節退化療法:濃厚血小板注射治療結合玻尿酸更有效嗎?



 

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化性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但年輕人也可能因運動傷害或肥胖而提前出現症狀。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理特徵包括軟骨磨損、骨骼增生(骨刺形成)、關節腔內積水,並可能伴隨發炎反應。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活動時發出異常聲響(例如「咔咔」聲),嚴重者會影響日常行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運醫] 運動能否幫助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業表現?

 


運動對孩童與青少年學習成效有益處,近期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兒童體育活動對於認知功能及腦部結構與功能有正面的效益。從結構上講,運動能增進腦部中樞軸白質的整體性,此區域為腦部重要的認知處理區域。


運動亦可能帶來前額葉的改變,前額葉主管執行功能、認知、專注及訊息處理。這些腦部的改變,以及認知功能的提升,或許能解釋運動如何促進學業成就。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運動] 做什麼運動降低血壓效果最好?

 




高血壓是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高於水平的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呈線性相關。隨著高血壓盛行率的增加,藥物治療是降低血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有些人不吃,依從性差,另外藥物的不良副作用和經濟支出要綜合考量。


因此,非藥物方式一樣受到重視,過去研究支持 運動可帶來明確的心血健康益處並改善長期生存率,體力活動與降低死亡率,不同的運動方式對於血壓控制都有幫助,但是彼此差異透過隨機對照試驗去確認是件大工程,BJSM這篇網絡統合分析的研究可以處理這部分的問題。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運醫] 獎牌顏色與壽命:更接近事實的研究解析

 




最近亞運盛況空前,一項美國過去的研究結論再次引起熱議。該研究主張銀牌得主的壽命比金、銅牌得主短2-4年!但等等,這真的是全面的真相嗎?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運醫] 2012 倫敦夏季奧運 運動傷害統計數據分析

 





國際足球協會FIFA是最早開始調查比賽中發生傷害的組織,早在1998年就開始,國際奧會一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紀錄與研究,過去各個國家分別統計與治療的運動傷害,在奧會的努力下開始有個雛形,相信未來會變得不一樣。

[運醫] 2016里約夏季奧運 運動傷害統計數據分析

 




趁著這次東京奧運的研究,順便複習一下過去幾屆的數據,從2008北京奧運開始,國際奧會有完整的監測系統與數據統計分析,對於想要了解奧運相關運動傷害,以及後續人員規劃有所助益


數據主要來自207個國家奧會的11274名運動員(5089名女性,佔45%; 6185名男性,55%)參加。NOC和奧運醫務人員紀錄了1101人受傷和651人患病,大約是8%的運動員至少受傷一次,5%的運動員至少生病一次。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運醫] 2020東京夏季奧運 運動傷害統計數據分析

 





每四年一度的奧運是受到全球矚目的高水準運動賽事,運動員跟一般人相比,平均壽命較高、慢性病跟住院風險較低,但是整個生涯中骨骼肌肉受傷的風險高很多。每屆奧運運動員受傷比例整體大約10-14%,生病的機率大約5-9%。2020年的東京奧運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的影響,延後一年舉辦,當時日本仍在疫情籠罩下,不過在各方人士努力下,日本順利完成舉辦奧運的任務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游泳] 關節過動症候群介紹



關節過動症候群屬於結締組織疾病之一,目前診斷是基於臨床病史和身體檢查結果的結合,症狀是多變的,個體的表現可以從無症狀到慢性廣泛性疼痛,這個症候群可以分為全身跟局部性問題,並且要排除 Ehlers-Danlos、Marfan syndrome或其他免疫疾病的狀況。

這個症候群的病人從事高度靈活性的運動,例如瑜伽、舞蹈、體操和游泳等具有部分優勢,但也需要注意受傷風險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心得] 孩童參加運動每年大概要花多少錢?

 


有一個長期追蹤的粉專轉錄某篇文章,個人贊成小編的心得,不過因為研究圖表的解釋需要小心,個人也對這篇研究有興趣,所以就寫下關於這篇研究的心得,歡迎討論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研究] BJSM十個關於背痛的新觀念

來源:https://ylmsportscience.com/2020/02/12/10-helpful-facts-about-low-back-pain/

在最新一期BJSM的主編介紹中,提出十個關於背痛的觀念,還特別製作了一張視覺化圖示infographic方便記憶,個人認為Yann Le Meur做的比較清楚所以頁首放他的圖,後面是BJSM失敗的對照圖XD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實證] 網絡統合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簡介


昨天中午因緣際會下,回到之前待過的單位分享網絡統合分析,說真的meta-analysis領域的知識浩瀚,我只能將過去自己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到的知識,稍微整理成簡單一點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以後也有機會看得更遠。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研究] 別懷疑,小孩運動過後可能恢復較快!





小孩跟大人的運動能力是否有差距? 大人在肌力的部分遠勝小孩,但小朋友也有他們厲害的地方,有些運動項目可以看到小孩子在高強度的運動中彷彿有用不完的耐力。這篇 2013 年刊登在Eur J Appl Physiol的研究試著驗證這個假設。

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研究] 游泳時手掌要合起來嗎?


腳蹼讓你速度加倍


人的手沒有蹼,無法像鴨子一樣划呀划地前進,但人類發展出類似蹼的泳具以及競賽方式,也就是俗稱的『蹼泳』,這項競賽腳用穿上蹼,透過下半身的擺動前進。

最早是在1950年代使用的蹼類似雙腳蛙鞋,也就是潛水所用的蛙鞋,後來逐漸改良成兩腳併攏的『單蹼』,材質也改由玻璃纖維製成。裝上這個蹼,就算你不靠手的力量,50公尺的速度就比自由式快了將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