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肌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肌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研究] 濃厚血小板血漿PRP 再生醫學應用與挑戰之回顧研究

 


濃厚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再生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近年來已獲得廣泛關注。這是一種由自體血液經離心處理後取得的血漿,其中富含高濃度的血小板與多種生長因子,可刺激組織修復、抗發炎與血管新生等生物學反應。


自1987年PRP首次在心臟手術中應用以來,其臨床適應症已迅速擴展至骨科、復健醫學、皮膚科、泌尿科等多個領域。儘管其潛力被高度評價,PRP仍面臨標準化不足與療效爭議等挑戰,值得進一步探討其生物機轉、應用現況與未來發展。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運醫] 希臘神話中的運動醫學:阿基里斯肌腱炎的完整解析

 


根據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戰士阿基里斯除了腳跟外是無懈可擊的。《伊利亞特》記載他因一支箭刺穿了他的阿基里斯腱而死,因此“阿基里斯之踵”成為象徵一個人主要弱點的代名詞。


阿基里斯肌腱斷裂跟阿基里斯肌腱炎有所不同,阿基里斯肌腱炎是一種因過度使用阿基里斯肌腱而引起的損傷,導致小腿後側和腳跟部位疼痛,同義詞包括:阿基里斯肌腱病 (Achilles tendinosis); 阿基里斯肌腱病變 (Achilles tendinopathy)。近期JOSPT期刊整理幾個訓練相關的研究製作成infographic,值得推薦閱讀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運醫] 避免脛後肌腱失能:了解風險與常見處置的建議

 


脛後肌腱主要作為足內側弓的動態支撐,它能使足內翻(向內移動足部)和腳踝蹠屈(腳趾向下指),過度使用導致的脛後肌腱退化性損傷,也稱為脛後肌腱失能(PTTD)、脛後肌腱病變,脛後肌腱失能的特徵是沿著足部內側和內踝(內側腳踝骨/凸起)後方的疼痛,有時會伴隨腫脹。長時間站立、行走、跑步或跳躍通常會加重疼痛。


在晚期脛後肌腱失能,足弓可能會塌陷。一開始這種“扁平足”是靈活的(患者仍然可以形成足弓),但在晚期的階段,它可能會變得僵硬無法形成足弓。



脛後肌起源於脛骨後外側、腓骨後內側和骨間膜。它穿過小腿的深後室,其肌腱經過內踝後方,肌腱在此區域的血液供應最差,是最常見的破裂部位。在接近其遠端附著點,肌腱分為主要、足底和回返部分,主要部分附著到舟狀骨結節,足底部分附著到第二、第三、第四蹠骨,第二和第三楔骨以及骰骨。回返附著到跟骨的距骨支撐突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運醫] 肌腱跟神經會跳?常見的彈跳snapping位置

 



神經與肌腱的彈跳現象(snapping)是一種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問題。這種現象是在某些關節活動中,神經或肌腱滑動並與鄰近的骨骼、肌肉或其他結構發生摩擦時,發生突然的位移,並伴隨著明顯的“彈跳”聲音或感覺,這種彈跳現象可能會引起患者的不適和疼痛,還可能影響其日常活動和運動表現。



五個常見的神經彈跳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復健] 手腕疼痛警訊:揭秘腱鞘囊腫及其治療方法

 


腱鞘囊腫屬於良性囊腫,內含黏液質的囊腫覆蓋在關節或肌腱鞘旁,沒有滑膜層,最常出現於手腕與手部,但也可見於膝蓋、足部等其他關節

以前被稱為“聖經囊腫”,因為早期治療方式為用聖經等厚重書籍壓迫囊腫破裂 ,目前坊間仍可見到部分人士利用力量擠破的方式處理


流行病學


  • 手部或手腕最常見,背側佔所有60-70%,大多在SL articulation,掌側佔13-20%,大多在STT joint,10%是在其他地方
  • 主要出現在20至50歲之間
  • 女性患者比男性多,比例約為2:1至3:1

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復健] 鈣化肌腱炎深入解析:從症狀到治療,全面了解鈣化的痛點

 


鈣化肌腱炎(Calcific tendinitis)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主要影響肩部的旋轉肌腱,主要的症狀疼痛和活動度受限的功能障礙,肌腱內的鈣質沉積導致的夾擊、肌腱炎和肌腱內壓力增加有關。症狀通常在3到6個月內緩解


流行病學

  • 通常影響30至60歲的女性患者,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生率為3-10%
  • 50%的鈣化沉積無症狀
  • 10-20%的病例中雙側發生
  • 肩膀旋轉肌群裡面棘上肌腱(supraspinatous)最容易,大約佔51%、棘下肌腱約44.5%
  • 在20%的病例中,鈣化可能是無症狀的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運醫] 跑步愛好者必讀:髂腰肌傷害預防與治療策略

 



髂腰肌是最強大的髖關節屈曲肌,對姿勢、行走和跑步都有重要作用。髂腰肌滑囊是體內最大的滑膜囊,存在於 >95% 的成年人身上。它的平均尺寸為 3 cm(寬)× 6 cm(長),約 14-15% 的成年人與髖關節囊相連


髂腰肌損傷的疼痛可能發生在腹股溝或大腿前側,通常是不明顯的隱隱作痛,有時疼痛的起始是急性或亞急性的,伴隨著尖銳的刺痛或灼痛,這在肌腱撕裂時可見,另一個常見的情況是慢性的狀況,疼痛在跑步、爬樓梯、起床或從坐位起立時加劇,有時候肌腱炎或退化性髖關節疾病可能會併發髂腰肌滑囊炎

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

[復健] 中年人的肩關節疼痛 冰凍肩解析:從症狀到治療

 


由於肩關節囊的增厚、纖維化以及與肱骨頭的沾黏所導致,沾黏性肩關節炎通常被稱為“冰凍肩”,主要症狀包括肩關節運動範圍 (ROM) 的疼痛性限制


“凍結肩frozen shoulder”一詞最早由Codman於1934年提出,1872年,同樣的狀況已被Duplay稱為“周圍關節炎periarthritis”。1945年,Naviesar創造了“沾黏性關節炎 adhesive capsulitis”這個術語


  • 分為兩類:原發性(沒有明顯的誘發事件,緩慢發展)和繼發性(合併創傷、不動或潛在的全身性疾病
  • 經過一段惡化症狀的時間後,肩周凍結往往會好轉,但完全恢復可能需要長達3年的時間。復健、注射治療與徒手治療,是減少凍結的主要治療建議,也能夠減少不適與加速恢復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門診] 修復肌腱韌帶損傷的營養建議

 



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損傷是運動傷害中最常見的問題,對運動表現影響不小,雖然我們對肌腱和韌帶的修復機制了解有限,但研究支持膠原蛋白和促進其合成的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在恢復中的重要性。另外在運動後的24小時內或透過負重訓練,肌腱中的膠原蛋白合成都可增加,這對於改善肌腱病變具有潛在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