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復健] 手腕疼痛警訊:揭秘腱鞘囊腫及其治療方法

 


腱鞘囊腫屬於良性囊腫,內含黏液質的囊腫覆蓋在關節或肌腱鞘旁,沒有滑膜層,最常出現於手腕與手部,但也可見於膝蓋、足部等其他關節

以前被稱為“聖經囊腫”,因為早期治療方式為用聖經等厚重書籍壓迫囊腫破裂 ,目前坊間仍可見到部分人士利用力量擠破的方式處理


流行病學


  • 手部或手腕最常見,背側佔所有60-70%,大多在SL articulation,掌側佔13-20%,大多在STT joint,10%是在其他地方
  • 主要出現在20至50歲之間
  • 女性患者比男性多,比例約為2:1至3:1


病因與病生理學


  • 目前尚未證實確切原因,可能與重複微小創傷有關,例如重複勞動、體操或重訓等動作,因重複使用而增加風險
  • 有假設認為腱鞘囊腫存在單向閥構造,關節液進囊腫但不流回
  • 囊腫通常與關節囊或肌腱鞘相連,存在小曲折的管腔




病史


  • 患者通常會出現無痛或輕微疼痛的腫塊,可能會隨著使用而增大,大多數人覺得礙眼但不一定疼痛
  • 腫塊大小會變化,可能伴有活動時疼痛或腫塊壓迫感




理學檢查


  • 檢查時可觀察到堅硬、界線清楚的囊腫,大小約1-2公分為主
  • 囊腫觸感堅固,或有彈性,通常固定在較深結構,沒有明顯紅腫
  • 壓痛通常不明顯,除非囊腫壓迫到周圍結構如神經
  • 進行Finkelstein測試排除其他診斷如De Quervain病


鑑別診斷


  • De Quervain病:涉及手腕的疼痛和腫脹,但囊腫不涉及
  • 神經鞘瘤:神經纖維腫
  • 腫瘤:如軟組織肉瘤或良性腫瘤如纖維瘤、脂肪瘤、類風濕結節、痛風石等

診斷工具


  • X光:通常是正常,用來排除骨頭疾病
  • 超音波:可顯示囊腫和內部結構,有助於區分囊腫與其他類型的腫塊
  • MRI:更詳細顯示囊腫與周圍結構的關係,大多不需要MRI即可診斷

初期保守治療


  • 第一線治療:包括休息、減少活動和局部熱敷,可能對減輕症状有幫助,較小的囊腫有40-60%可自行吸收,但需要減少重複性活動
  • 藥物:目前無藥物對於劍鞘囊腫有效
  • 穿刺抽吸:可以抽出囊腫內的液體,暫時緩解症狀,建議使用大孔徑的針頭,因為內容物黏稠,抽吸後短期內可改善,但重複性動作持續的話,復發率高達39-69%
  • 注射:目前治療以類固醇為主,但是包括高滲透壓食鹽水、麻醉藥、抗生素、酒精、苯酚等都有少數研究支持,風險較手術低

手術治療


  • 在保守治療無效或囊腫反覆出現時考慮手術治療
  • 手術通常包括切除囊腫及其可能的關節囊或肌腱鞘的連接
  • 復發率最低,大約1-31%,但是併發症略高於穿刺處理,注意術後的感染、疤痕、神經瘤形成、周邊結構損傷等

後續追蹤


  • 穿刺後需定期追蹤以觀察囊腫是否復發
  • 手術後需要定期檢查手術區域的恢復情況,並評估手部功能的恢復

參考文獻

Ganglion Cysts - Hand - Orthobulle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