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訓練,作為一種高效的阻力訓練形式,對於提升肌肉力量、改善身體成分、預防骨質流失和促進心理健康具有顯著作用。每週僅需進行兩天的阻力訓練,就可獲得身體、心理和情感健康的好處,但是只有 25%的美國人口符合這些建議,且根據研究顯示,僅有17.5%的女性定期參與重量訓練,遠低於男性的參與率。ACSM近期有篇研究探討女性面臨的重量訓練障礙,並介紹如何通過3Es框架(環境、體驗、教育)幫助女性克服這些挑戰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運動] 胸大肌撕裂:運動員必須知道的隱藏風險
胸大肌肌腱斷裂 通常發生在胸大肌肌腱與肱骨附著處的完全撕裂,其他罕見部位包括肌腱-肌肉連接處、肌肉腹部或骨性撕脫,這類損傷大多與舉重相關,尤其是在臥推運動中發生,也可能因跌倒或直接創傷導致
2022年發表美國MLB大聯盟與小聯盟的胸大肌損傷相關統計研究發現,138個案例當中,大於80%的損傷發生在運動員的主導投擲側或主導打擊側。平均恢復到比賽的時間為 19.5 天,先發投手承擔了最大比例的胸大肌損傷(佔 48.1%),投球是受傷時最常見的活動(佔 45.9%),大多保守治療為主,只有4 名運動員接受了手術介入(佔 2.9%)
胸大肌的共同肌腱具有特徵性的 U 形,前層和後層在下方連續。前層肌腱由鎖骨頭和三到五個最上面的胸骨段組成,而後層肌腱則由兩到三個最下面的胸骨段組成
2024年7月29日 星期一
[運醫] 高爾夫常見運動傷害及預防策略:保持最佳狀態的指南
高爾夫常被視為低強度的運動,但它涉及複雜且重複的動作,可能導致運動傷害,影響球員和高爾夫愛好者,了解常見的高爾夫相關傷害,如旋轉袖肌撕裂、肌腱炎、高爾夫肘和下背痛,對於長期的高爾夫生涯至關重要,預防策略和適當的治療可以幫助減輕這些風險,使高爾夫球手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並持續打球而不會中斷。
高爾夫近期先進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性能提升和傷害預防的方式。高速攝像機、動作捕捉系統和3D建模軟體提供詳細的生物力學分析,幫助高爾夫球手完善他們的技術和設備,尋找適合的球桿、符合人體工學的揮桿調整,以及現代訓練輔助工具的整合,都能顯著改善球員的表現,同時降低拉傷和過度使用傷害的風險。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運醫] 克服對阻力訓練的恐懼:從STRONG的不同角度切入
我:阿姨,這個膝蓋無力可以考慮加上肌力訓練拉~
阿姨:醫師,我每天走路一個小時可不可以?
我:如果都慢慢走,不只練不到肌力,心肺可能也不會進步,阻力訓練一開始有人教比較好,如果沒辦法去運動中心找教練,至少幾個簡單的訓練動作要在家做
阿姨:可是我有糖尿病、高血壓,不知道做了會不會不好?另外別人都說容易受傷,我怕都怕死了,是不是走路就好?
我:肌力訓練沒有那麼恐怖,他是一個安全又有效率的運動方式
阻力訓練(Resistance Exercise,RE),有時也稱為肌力強化(Muscle-Strengthening Activities,MSA),是改善健康、體能的重要訓方法之一。不過許多人對阻力訓練心存恐懼,這種恐懼被稱為FoRE(Fear of Resistance Exercise)
FoRE的定義及影響
FoRE並不是精神相關疾病,FoRE主要描述了人因持續的擔憂、焦慮或誤解而對阻力訓練產生的逃避行為,這種恐懼會導致肌肉不使用的嚴重後果,影響健康壽命。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建議,成人每週至少應進行兩天的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阻力訓練。根據這幾年統計全球參與阻力訓練的人數仍然偏低,就算是美國,也只有不到35%的成人達到這一標準,低參與度在歐洲也是,只有 17%成年人有足夠的 RE,澳洲根據研究統計大約 10%的人口符合 MSA,我相信台灣的數據更低
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運動] 做什麼運動降低血壓效果最好?
高血壓是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高於水平的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呈線性相關。隨著高血壓盛行率的增加,藥物治療是降低血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有些人不吃,依從性差,另外藥物的不良副作用和經濟支出要綜合考量。
因此,非藥物方式一樣受到重視,過去研究支持 運動可帶來明確的心血健康益處並改善長期生存率,體力活動與降低死亡率,不同的運動方式對於血壓控制都有幫助,但是彼此差異透過隨機對照試驗去確認是件大工程,BJSM這篇網絡統合分析的研究可以處理這部分的問題。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運醫] 探索初動負荷訓練的效能奧秘
BMLT初動負荷訓練起源
初動負荷訓練(BMLT, beginning movement load theory)和相關訓練設備是由日本小山博士(Dr. Koyama)於1994年開發的。在一般的開放式動力鏈訓練中,肌肉在運動開始時發生收縮,BMLT的核心是在運動開始時肌肉是比較放鬆的,這樣的訓練動作階段,主要包括起始、延長和收縮,這種循環運動防止主動肌和拮抗肌的共同收縮, 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四肢伸展和屈曲時是在長軸上的旋轉,又稱為“閃避運動(dodge movement)”,隨著這個動作,在主動肌伸長之前會出現一個短期的放鬆間隔,進一步防止共同收縮。
這樣的訓練模式將肌肉不合理的張力減到最少,使得動作開始時的負荷是最小的,然後維持在最小張力的狀態下,逐漸延展而後發力收縮,產生最大效能。BMLT採用由凸輪曲柄機構組成(cam-crank mechanism)的特殊裝置,除了垂直方向的上下運動外,還可以同步水平方向的開放閉鎖鏈的運動,上肢訓練包括垂直方向的往返運動和水平面的旋轉;此外,水平伸展、屈曲、外旋/內旋、肩部外旋/內旋、肘部伸展和屈曲以及前臂旋前/旋後,與一些常見的訓練方式相比,例如藥球、橡皮管、啞鈴等開放鏈訓練,這種特定的訓練方式模擬了常見的過肩活動,還結合了開放和封閉動力鏈的特徵。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運醫] 解密血流阻斷訓練法BFRT:運動醫學關注的趨勢之一
基本介紹
你有聽說過血流阻斷訓練法(BFRT)嗎?這是一種運動訓練技巧,在四肢與軀幹最靠近的近端處設置壓力綁帶以限制血液流動。血流阻斷訓練是一種由日本人發明的訓練方法,他在滑雪時受傷,醫生告訴他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復原,但他在進行血流阻斷訓練六週後感覺好了很多。這個訓練方法的特點是使用較輕的重量或綁帶,綁在肢體的近端,以達到類似使用大重量訓練的效果
這種將綁帶固定在肢體的進端進行訓練的方式,目的在於限制血液回流,使肌肉內聚集更多血液。這種訓練方式可以用較小的重量(約20%到40%的最大肌力重量,1RM)就達到類似重量訓練的效果,對剛受傷或需要復健的人、老年人具有應用價值。研究指出,使用BFR訓練後,肌肉的體積和面積都會增加,肌力表現也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