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運醫] 解剖列車與他們的實證產地


筋膜是這幾年熱門的話題,其中一個理論『解剖列車』更是大家最常聽到的名詞,相關書籍在全球刮起一陣炫風,英文版2020年出到第四版,過去有不少研討會與工作坊都是爆滿。


Thomas Myers 是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書籍的作者,他將人體的筋膜依照解剖的位置分成七條解剖線anatomy trains,也稱列車線或力線,每條線由不同的解剖位置串聯而成,每個點就像車站,是張力傳導與轉折點,解剖線連接起來,解剖線彼此各自有不同的作用,也會互相影響。

1.The superficial back line 淺背線

2.The superficial front line 淺前線

3.The lateral line 側線

4.The spiral line 旋線

5.The arm lines 臂線

6.The functional lines 功能線

7.The deep front line 深前線


其中手臂線可細分成深前、淺前、深背、淺背手臂線四條,功能線可細分成背功能線、前功能線和同側功能線三條,目前中文版出到第三版,內容精彩、翻譯清晰易懂,建議大家可以買來閱讀。


解剖列車的實證證據


德國學者Jan Wilke 2016年發表在復健醫學著名期刊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的回顧性研究就是去討論解剖列車的解剖線,收錄了62篇大體解剖的研究結果來驗證解剖線是否存在,認為過去研究高度證據支持三條筋膜線的存在:淺背線、背功能線、前功能線,中到高度證據支持上螺旋線、下側線的存在,目前研究證據無法證實淺前線。


  • 高度證據支持指的是有多篇高品質研究證實
  • 中度證據支持指的是有多篇低品質研究and/or一篇高品質研究證實
  • 有限證據支持指的是一篇低品質研究證實
  • 沒有證據支持是指目前沒有一篇研究提到相關性
  • 每篇解剖研究都有經過兩位獨立的專業人士透過量表評估(Quality Appraisal for Cadaveric Studies),確認研究的品質

2019年針對上肢的解剖線再次發表另一篇研究,他認為上肢某些部分存在類似筋膜線(fascial chains),但是並沒有發現Tom Myers提的幾條臂線,而是另外三個部分的臂線,他分別命名為腹手臂線ventral arm line、背手臂線dorsal arm line跟外手臂線lateral arm line,其中外手臂線跟淺背臂線類似。











Jan Wilke是筋膜與運動相關領域發表多篇研究的學者,可使用pubmed搜尋到好幾頁相關研究, Thomas Myers除了1997年出版的書籍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 Movement Therapists,在2020年發表一篇研究登在Cureus這本open access期刊(個人對這本期刊不熟,可參考新思惟工作坊的介紹),說明他對目前筋膜不同理論模型model的看法,至於近年能搜尋到發表的筋膜相關論文研究就不多,但是在解剖列車的教學推廣跟商業模式是成功的。目前除了解剖列車之外,fascial manipulation、fascial distortion model也是各自有不同解釋來說明筋膜理論,在台灣受到的關注就比較少。


實證的重要性


研究堆積而成的實證金字塔是科學中立的,也因為如此,大家奉為圭臬的頂端一直在變動,從早期認為設計嚴謹的RCT隨機對照試驗,變成系統性回顧與統合不同研究結果的meta-analysis統合分析,但這幾年實證醫學界對於這樣的圖示提出不少質疑,隨著實證醫學的發展,中間的區隔不再如此清楚,變成新的實證金字塔。


  • 一篇設計嚴謹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的可信度可能勝過統合數篇觀察性研究的統合分析
  • 大量數據支持且設計完整的觀察性或問卷研究可能贏過一篇隨機對照試驗
  • 統合分析>隨機對照試驗>觀察性研究不再是絕對,要真正去細讀跟了解研究的設計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不是每個研究都適合用隨機對照試驗,或者都夠研究數量完成統合分析。



身為實證醫學的推廣者,個人認為比較健康的心態是,實證的結果是中性的,沒有好跟壞就看如何用智慧去解讀跟判斷,完美的實證結果是目前世界上研究證據的總和,但仍有其不完美,目前研究認為正確的不代表以後永遠正確,可能過了二十年就被推翻,現在研究無法證實的也不代表未來不存在。


但是

能透過研究去證實並反覆驗證的,存在的可能性跟治療有效性仍比無法驗證的說法大很多。


小結


在我們身邊,全真與全假的事件向來比較好判斷,真假混雜的結果需要更多時間與事實去驗證,批評實證結果沒用的人只是心態的一種反射,如果了解實證的好跟壞,會試著用實證好的結果去幫助更多人,並試著讓壞的研究方式變好,遠遠勝過站在原地批評或抱怨別人研究做不好,每個人都有能力讓這個世界走往更好的方向。



延伸閱讀

常見動力鏈與運動傷害評估

GRADE評核系統-證據等級


參考資料

  • 部分圖片參考自網路anatomy trains相關圖片
  • Myofascial chains of the upper limb: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natomical studies. 
  • Clin Anat . 2019 Oct;32(7):934-940.
  • What Is Evidence-Based About Myofascial Chains: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6 Mar;97(3):454-61.
  • A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Fascial Models: Biotensegrity, Fascintegrity, and Myofascial Chains. Cureus. 2020 Feb; 12(2): e7092.
  • Proposed new evidence-based medicine pyramid.Perspective: New evidence pyramid. Evid Based Med. Online First: June 20,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