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運醫] 攀岩傷害解析:專業分析手指傷害與治療策略

 



攀岩是全球流行的運動,是一種休閒運動也是一種競賽,因其多樣的風格,包括競技室內攀岩,戶外攀岩如抱石攀岩、運動攀岩、傳統攀岩,已變得普及。

攀岩相關的傷害可分為:墜落傷害(由攀岩者墜落或物體落下造成)、非撞擊急性傷害、慢性過度使用傷害。其中攀岩的特殊性,所以較多的手指傷害,跟其他運動有所不同


流行病學


  • 發生率估計約為每1,000小時參與4.2次傷害。職業生涯傷害發生率為每人1.5至4.2次,過度使用傷害最為常見
  • 傷害相關估計:撞擊傷害約10-50%,非撞擊急性傷害約28-81%,慢性過度使用傷害約33-44%

病因與病理生理學


受傷位置包括

  • 1.6-3.6%頭部損傷:腦震盪
  • 1.9-7.1%脊椎損傷:壓迫性骨折、攀爬者背部、肌肉拉傷
  • 17.2%肩膀損傷:肩關節脫位、關節唇損傷、旋轉肌腱損傷
  • 9.1%的手肘損傷:內外側肌腱炎、攀爬者肘
  • 12.7-27.6%的下肢損傷:膝蓋的半月板破裂、肌腱炎或肌肉撕裂傷、腳踝的扭傷、肌腱炎




手指傷害占所有傷害的33-52%

  • 最常受傷的是中指和無名指,最常受傷的是環形滑輪,每個手指有五個滑輪:A1、A2、A3、A4、A5,其中A2(近端指骨)和A4(遠端指骨)直接連接到骨頭上。
  • 抓握方式:攀岩者如何握住岩石
    • Crimp 扣握握法:近端指間關節(PIPJ)屈曲至100度,遠端指間關節(DIP)過伸至120度,大拇指接觸食指;這種姿勢的力量最大,也最容易傷到A2滑輪,A2通常可承受45公斤的力量
    • Open handed 開放握法:大拇指不接觸食指,PIPJ屈曲不多,DIP有些屈曲;對A2的力量較小,對A4的力量較大
    • Pocket hold 口袋握法:只用兩個手指的握法,透過遠端的指力



風險因素


數據不一,但以下因素可能影響受傷風險:

  • 內在因素:性別、年齡、技能水平、經驗、身體質量指數(BMI)、握力。
  • 外在因素:攀岩類型(室內vs. 戶外、不同類型跟握法)、攀岩量、攀岩強度、藥物/酒精使用。


病史


  • 症狀的發作方式:突然或逐漸
  • 如果是指關節囊撕裂,可能會聽到或感覺到“砰”的一聲,隨後出現疼痛和握力減弱


理學檢查


  • 手指滑輪位置的疼痛和觸痛
  • 常伴有腫脹和/或瘀傷
  • 抓握測試疼痛,握力減弱
  • 有時手指活動範圍減少或慢性PIPJ屈曲攣縮
  • 四級:可能有觸摸或可見的弓弦狀突出


診斷工具


  • 檢查:推薦超音波或MRI
    • X光:大多正常
    • 超音波:A2滑輪撕裂將顯示肌腱與骨骼之間>2毫米的脫離,稱為弓弦狀突出
    • MRI:手指屈曲時的矢狀MRI可顯示2毫米的脫離
    • 分級:
      • 一級:滑輪拉傷 pulley straom
      • 二級:A4完全撕裂或A2、A3部分撕裂
      • 三級:A2或A3完全撕裂
      • 四級:多個滑輪撕裂(A2/A3、A2/A3/A4)或A2或A3加上側副韌帶或掌指肌撕裂




藥物


  • 藥物: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外用或口服使用
  • 注射治療:皮質類固醇注射、增生注射或PRP等


保守治療


  • 輕至中等傷害(一至二級)
    • 非手術處理:靜止固定0至10天,可使用手掌夾板,使得掌指關節處於屈曲狀態,而間指關節則保持伸展或輕微屈曲,
    • 功能性治療約2-4週
    • 可考慮使用保護滑輪的夾板和繃帶
    • 大約4週後開始輕鬆活動,6-8週後恢復運動,傷後3個月內建議使用繃帶保護
  • 中重度傷害(三級)
    • 非手術處理:靜止固定14天,
    • 6至8週後恢復簡單的運動特定活動
    • 傷後3個月內建議使用繃帶保護
    • 對於 I 至 III 級受傷,應該使用 H 型膠帶法進行 3 個月



手術


  • 重度傷害(四級)
    • 建議手術重建:靜止固定14天
    • 大約術後4個月開始輕鬆活動,6個月恢復運動
    • 對於 IV級受傷,應該使用 H 型膠帶法進行 12個月
  • 手術治療可能使用掌長肌腱或伸腕腱環形移植來重建滑輪,手術允許早期活動
  • 大多數攀岩者在手術後有機會恢復到先前的攀岩水平


後續追蹤


  • 建議在傷後持續使用繃帶達數週到數月
  • 復健治療和力量訓練建議持續


參考文獻

  • Br J Sports Med. 2015 Sep;49(17):1094-9.
  • Wilderness Environ Med. 2021 Jun;32(2):247-258.
  •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20 Jun 15;28(12):e501-e5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