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於1879年由Anderson Stuart 在解剖研究中發現,PAES 是指因為膝後動脈周圍肌腱或肌肉結構異常壓迫膝後動脈,導致動脈血流不足的疾病,除了膝後動脈的受壓外,有時也會同時壓迫膝後靜脈或脛神經,進而引發相關症狀
流行病學
- PAES 的真實發生率未知,但大體研究中發現的患病率約為 3.5%,而其他研究則報告大約有 0.6% 的患病率
- 這種疾病可能是年輕運動員出現跛行症狀的主要原因,在這類人群中高達 60% 的病例可能與 PAES 有關
- 最常見於年輕肌肉發達的男性,如運動員和軍人 雙側性發病率為 29–67%,平均發病年齡為 32 歲,男性發病率遠高於女性,男性對女性的比率從 2:1 到 15:1 不等
病生理學
- PAES 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細分的話有不同的分類法
- 解剖變異:由於膝後動脈的先天異常或周圍肌腱結構的胚胎發育異常引起
- 功能性夾擠:在無明顯解剖異常的情況下,經過特定動作測試發現膝後動脈被周圍過度發達的肌肉(例如內側腓腸肌、蹠肌和比目魚肌)夾擠
- 長期的動脈壓迫會導致動脈壁纖維化,進而導致動脈內腔狹窄、後狹窄擴張和動脈瘤的形成 動脈內膜的纖維化也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動脈阻塞
風險因子
- 活動量大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從事經常需要腳踝背屈和跖屈活動的運動,如足球、籃球、跑步等,更容易罹患 PAES,在體操和攀岩中較少見
- 高比例的伴隨性慢性運動性腔室綜合症 (CECS) 使診斷面臨挑戰
- 功能性夾擠型多見於年輕女性,平均年齡為 26 歲;而解剖性夾擠型多見於中年男性,平均年齡為 46 歲
病史
- PAES 的病史特徵包括腿部(小腿或前外側間隔)和腳部疼痛/跛行(深部疼痛或抽筋感),這些症狀與膝後動脈壓迫程度相關
- 疼痛通常在進行涉及下肢的劇烈運動後突然出現,並在活動停止後迅速消失 步行時的跛行比跑步更常見,因為步行時腓腸肌的收縮較長
- 也有時候會出現腳部感覺異常,這與在踝關節背屈時脛神經重複受損有關
- 其他症狀包括小腿或腳部的冰冷、變白和麻木
理學檢查
- 膝後動脈如果通暢,休息時通常理學檢查結果正常
- 理學檢查包括:
- 小腿的壓痛觸診,運動後可能在小腿部位誘發壓痛
- 檢查局部或彌漫性水腫
- 雙側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脈搏的觸診,評估脈搏在兩條腿之間的差異,這需要在中立位和壓力測試下進行
- 壓力測試包括踝關節背屈(膝蓋伸展時)和踝關節跖屈(膝蓋伸展時),這會對腓腸肌施加張力並誘發外部壓迫
- 壓力下的踝肱指數(ABI)可能在休息時正常,但在跖屈或運動後下降表明血管病變,正常的ABI指數通常在 1.0 到 1.4 之間,較低的數值可能表明動脈疾病,而較高的數值則表示血管鈣化或硬化,目前沒有普遍認可的數據,但研究提到指數下降 30%至 50%可視為陽性
診斷工具
- 主要使用超音波作為初步檢查工具,可提供動脈解剖結構評估及動態/壓力操作下的血流分析
- 最初進行腿部中立位的檢查,以評估動脈內膜變化、狹窄或動脈瘤,並檢測動脈血流速度/波形
- 壓力操作後的檢查(如踝關節跖屈)可以顯示動脈血流完全阻塞
- 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也可用於可視化膝後窩區的解剖結構及動脈影像
- 電腦斷層血管造影(CTA)是另一種診斷方法,但涉及輻射暴露
初期評估與治療建議
- 分類法與建議治療
- 類型 I 膝後動脈行經腓腸肌內側頭內側 治療:手術切除腓腸肌內側頭,並重新引導膝後動脈,必要時進行血管修復
- 類型 II 腓腸肌內側頭附著於更外側的位置 治療:手術切除異常的腓腸肌附著點,必要時進行血管修復
- 類型 III 來自腓腸肌內側頭的副帶壓迫動脈 治療:手術切除副帶,必要時進行血管修復
- 類型 IV 膝後動脈行經膕肌下方 治療:手術釋放膕肌並重新引導膝後動脈,必要時進行血管修復
- 類型 V 靜脈受壓 治療:手術清除膝後動脈及靜脈周圍的組織,必要時進行血管修復
- 類型 VI 其他變異 治療:依具體情況進行手術治療
- 類型VII 功能性夾陷,與解剖異常無關 治療:手術或非手術治療,包括肉毒桿菌注射和活動調整等
- 如果動脈損傷未及早發現或及時處理,可能需要動脈重建手術
-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藥物治療能有效緩解 PAES 的症狀 尤其是常見的消炎止痛藥(NSAIDs)或普拿疼通常無法有效控制症狀
- 非手術治療選項包括按摩、步態改變、肉毒桿菌毒素注射、超音波引導的筋膜穿刺等保守療法 部分患者顯示疼痛緩解
- 對於功能性 PAES,肉毒桿菌注射可能有助於緩解過度發達的肌肉壓迫,達到與肌切除術類似的效果,在功能性腘動脈夾擠綜合症的患者中,幾乎不會見到血管損傷,外科手術介入主要是為了緩解症狀
手術
- 腘動脈夾擠症的治療將根據解剖或功能性夾擠以及診斷的時機而有所不同,一旦診斷確立,手術是 PAES 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以防止長期動脈損傷
- 對於 I 至 V 類型夾擠,如果膝後動脈尚未受損且疾病處於早期階段,通過手術分離異常的肌腱結構(如腓腸肌內側頭或異常肌肉滑移帶)可恢復動脈血流並取得良好效果
- 如果出現動脈阻塞、狹窄或動脈瘤,則建議使用隱靜脈移植物並分離夾擠機制
- 對於功能性 PAES,如果無其他症狀原因的解釋,手術處理包括腓腸肌內側頭的部分切除,這對高水平運動員可保留較多肌肉功能
後續追蹤
- 手術後需要進行追蹤,以確保動脈通暢性,特別是在接受血管重建的患者中 應定期進行超聲波檢查,確保血管通暢
- 術後復健期間,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並逐漸恢復正常活動
預後及可能併發症
- 如果 PAES 及時手術治療,預後通常良好 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後恢復正常運動能力
- 併發症
- 手術失敗:有30%的復發機率
- 可能導致需要截肢
- 傷口感染<5%
- 深靜脈血栓形成約 10%
- 十年後動脈通暢率非常高,尤其是對於那些接受隱靜脈移植物重建動脈的患者
- 未經治療的 PAES 被認為會持續惡化,最終可能導致動脈完全阻塞,增加肢體缺血、殘疾或截肢的風險
參考文獻
- JBJS Rev. 2020 Jan;8(1):e0035.
-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 23(9):p 310-315, September 2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