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運醫] 急性與慢性滑囊炎發作 辨別與應對策略

 


滑囊炎是滑囊(位於移動結構之間的液囊,在骨骼、肌腱、肌肉和皮膚之間提供緩衝並減少摩擦)因刺激而發炎的狀況,可分為淺表性滑囊炎(例如手肘鷹嘴凸滑囊炎)和深部滑囊炎(例如肩峰下滑囊炎)


滑囊在正常狀態下含有極少量的液體,減少摩擦並在肌肉收縮過程中可無痛運動,滑囊炎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急性滑囊炎通常是由於受傷、感染或發炎引起。慢性滑囊炎則大多由於長期重複使用或運動引起,慢性滑囊腫脹常由底層肌腱的病變引起 


流行病學


  • 相關相關統計是滑囊炎(所有來源)每年約占每10,000住院患者中的2例 ,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10例 ,但實際上可能更高
  • 最常見於18至88歲的男性 ,75%的病例是非感染性的

常見類型


  • 肩峰下滑囊炎(肩部)
  • 鷹嘴滑囊炎(肘部)
  • 前髕骨滑囊炎(膝部)
  • 足跟滑囊炎(腳部)
  • 髂腰滑囊炎(髖部)
  • 大轉子滑囊炎(髖部)
  • 坐骨滑囊炎(臀部)

病生理學


  • 直接受傷
  • 長時間壓力(例如長時間靠在桌子上的肘部)
  • 過度使用
  • 免疫晶體引起(例如痛風)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感染

風險因子


  • 感染性滑囊炎風險因子包括
    • 免疫功能低下
    • 糖尿病
    • 皮膚刺激或周圍區域的損傷
    • 血腫
  • 非感染性滑囊炎風險因子包括
    • 創傷
    • 過度使用
    • 任何反覆受到創傷部位且相關的職業 :運動員、進行體力或手工勞動的人、音樂家


理學檢查


  • 局部壓痛
  • 腫脹
  • 活動範圍減少或活動時疼痛
  • 紅斑或水腫(見於淺表性滑囊炎)
  • 創傷性滑囊炎通常在創傷事件或過度使用後發生
  • 肌肉萎縮(與活動受限相關的慢性滑囊炎)

診斷工具


  • 血球計數抽血檢驗(CBC)、紅血球沉降率ESR、類風濕因子RA、血清尿酸uric acid等
  • 滑囊液體抽吸與組織液分析:細胞計數與分類、葡萄糖和總蛋白、晶體檢測、革蘭氏染色和培養
    • 正常液體:液體呈透明黃色,含0至200個WBC,0個RBC,蛋白質降低,葡萄糖與血清相同
    • 創傷性滑囊炎:液體呈血性/黃色,有少於2,000個WBC,許多RBC,蛋白質升高,正常葡萄糖數值
    • 感染性滑囊炎:液體呈混濁黃色,有超過50,000個WBC,少數RBC,蛋白質略升,葡萄糖降低,革蘭氏染色有細菌
    • 類風濕性和微晶體炎症:液體呈黃色,可為混濁,含超過2,000個WBC,少數RBC,略增的蛋白質,葡萄糖不一定;使用偏光顯微鏡鑑定晶體
    • 慢性或反覆性滑囊炎應進行抗酸染色並在特殊培養基上培養結核菌、布魯氏菌和藻類
    • 痛風見單鈉尿酸鹽晶體;假痛風見焦磷酸鈣晶體

  • X光檢查用來排除其他疑似病理(如骨折、脫位或異物),X光可能顯示慢性關節炎變化或鈣化沉積或風濕特徵
  • 超聲波可用於診斷抽吸或治療注射
  • 核磁共振成像(MRI)有助於確認滑囊/滑囊前液體、相關膿腫和鄰近軟組織結構 ,單純滑囊炎不一定需要,但是有其他組織損傷需要進一步確認的狀況需要

初期治療


  • 非感染性滑囊炎的保護措施:使用肘部護具或墊片來防止微創傷
  • 改變重複性工作或消除微創傷對於非感染性滑囊炎有幫助
  • 少數急性滑囊炎患者是感染性的,這種情況較難診斷,應優先抽吸滑囊
  • 感染性肘尖滑囊炎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病原菌。應首選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廣譜抗生素治療
  • 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布洛芬,用於止痛和減少發炎
  • 皮質類固醇注射:對於慢性滑囊炎患者,皮質類固醇注射可以幫助減少炎症和緩解疼痛

額外治療


  • 冰敷:應用冰袋於表淺滑囊,每次20分鐘,以減少腫脹和疼痛
  • 壓迫和抬高:有助於減少腫脹
  • 運動訓練:包括伸展運動、加強運動和維持活動範圍
  • 體外衝擊波治療(ESWT)或富血小板血漿(PRP)注射:對於頑固病例可能有幫助,但是大部分案例對類固醇治療效果最有效,而且要依據不同部位的滑囊炎,例如膝蓋的鵝掌滑囊炎以類固醇局部注射排序最好(如下圖所示),而髖關節的大轉子滑囊炎的研究則支持運動佔有一定重要度




手術


  • 手術治療滑囊炎較少見,通常僅在經過多次保守治療失敗後考慮,適應症包括:沾黏性滑囊炎、復發性頑固性滑囊炎和嚴重限制關節活動的情況
  • 手術方法
    • 滑囊切除術:切除黏連滑囊並釋放相鄰組織
    • 開放手術:通過切開或釋放髂脛束並切除滑囊
    • 關節鏡滑囊切除術


後續追蹤


  • 大多數患者在一周內對治療有反應
  • 對於反覆急性發作、需要反覆關節/滑囊抽吸或最終需要手術切除滑囊的患者建議轉診
  • 保守管理的後續:
    • 在2-3個月後進行追蹤,評估活動能力和力量,對於有持續症狀的患者,保留超音波或X光檢查以指導治療計劃
  • 手術後的隨訪:
    • 手術後3至4個月恢復日常活動,6個月後恢復全部活動

預後


  • 大多數患者在3個月內無症狀或經保守治療後無症狀 ,70%的患者在發病一年內無症狀 
  • 30%的患者持續有症狀數年,這些患者中有66%在經過抽吸或體外衝擊波治療後改善 ,10%仍有症狀的患者會被轉介進行手術 

參考文獻

  • Adv Orthop. 2023 Sep 30:2023:5545520
  • Physiotherapy. 2024 Jun:123:69-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