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術語,描述的是神經疼痛,而不是一個具體的診斷。當腰椎神經根受壓迫時,就會出現坐骨神經痛。診斷實際上是神經受壓迫的原因,比如椎間盤突出、滑脫椎間盤,或者脊柱狹窄都可能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著腰薦神經根(L4, L5, S1, S2, 或 S3)的分佈產生的放射痛,通常沿下肢後側或外側產生症狀並延伸到踝部或腳,通常描述為電擊、燒灼型疼痛,伴有麻木和刺痛,而根據神經根壓迫的嚴重程度,可能在分布區域的肌肉出現無力
流行病學
- 40歲以下的人通常是椎間盤突出引起坐骨神經痛,而年長者則通常是由於骨刺和關節炎引起坐骨神經痛,下背痛在普通人群和運動人群中極為常見
- 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同,沒有性別差異,在男性中,通常發生在 40 多歲,在女性中,通常發生在 50 到 60 歲之間
- 發生在大約 5% 的人口,10–25% 的人有超過 6 週的症狀
- 坐骨神經痛或神經根痛的常見病因是椎間盤突出對受影響神經根的直接機械壓迫和/或化學物質對神經根的化學刺激,通常稱為神經根炎,L5 和 S1 是最常見的影響神經根 (90%)
- 坐骨神經痛通常是單側的,通常是背外側的椎間盤突出引起或脊椎骨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椎孔狹窄。而在中央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和椎體滑脫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雙側疼痛。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婦科、骨盆底肌、臀部肌群與梨狀肌壓迫的可能
- 疼痛預計恢復時間:發作後2週內有33%的患者會自行改善,75%可能到 6 -12週內自行改善,但是也有研究發現,8%的患者沒有改善,23%症狀持續並隨時間波動,另一個研究也發現大約20%的人在背痛急性發作後仍有症狀,3%的人一年後仍未返回工作崗位
風險因子
- 需要重複抬起重物、屈曲或旋轉運動的職業或活動
- 可能發生在勞動者或舞者和運動員(例如足球、體操、網球)身上
- 屈曲活動、旋轉、長時間坐著、Valsalva 動作(咳嗽、打噴嚏、排便用力)以及偶爾長時間站立會加劇疼痛
理學檢查
- 應進行背部、骨盆和下肢的全面體檢,包括詳細的神經學檢查
- 下背部和下肢的視覺檢查及步態檢查
- 對下背部、骶骨和髖部的觸診
- 下背部和下肢的活動範圍
- 確認感覺缺失區域
- L4:小腿前內側,腳踝內側
- L5:小腿外側,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足背空間
- S1:小腿後側,腳後跟外側
- 確認無力動作
- L4:腳踝背屈
- L5:大腳趾伸展
- S1:腳踝蹠屈
診斷工具
- 腰椎骨盆X光檢查
- 神經傳導測試NCV/EMG
- 核磁共振 (MRI)
- 電腦斷層掃描 (CT)
初期保守治療
- 6 週的保守治療應先嘗試,除非出現危險症狀red flags
- 消炎止痛藥 (NSAIDs):與安慰劑相比顯示可能改善,止痛藥對坐骨神經痛的效益不確定,並可能產生不良影響,僅在短期內極少量地使用(以週為單位而非月),並盡可能以最低劑量使用
- 口服類固醇:為期 5 天的短期治療似乎可以改善功能,但可能不會改善疼痛
- 維持活動,不要一直躺在床上,因為過度休息可能會讓身體其他部位感到不適。找到舒適的姿勢,盡可能保持活動,有助於減少發炎
- 為了獲得改善效果,有氧和核心強化都是必不可少的,運動在短期內能減輕腿部疼痛的強度,但效果可能較小
- 硬膜外類固醇注射可短期改善疼痛,但可能不會影響長期結果,NICE指引建議在急性、嚴重坐骨神經痛的患者中使用,如果他們原本會考慮手術,提供在腰椎神經根區域注射局部麻醉劑和類固醇的硬膜外注射可緩解症狀
- 腰椎牽引,特別是當腰痛明顯時,目前的研究與文獻回顧,顯示沒有優勢
- 針灸曾被提議用於持續性的坐骨神經不適,但其功效尚未被完全支持
手術
- 對保守治療無反應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應考慮進行腰椎減壓和椎間盤切除術
- 開放式微創椎間盤切除術是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並且常用最小侵入性手術技術,如內視鏡手術
- 在沒有嚴重頑固性疼痛、神經功能缺損和/或嚴重疾病的情況下,應避免立即手術,手術能更快緩解疼痛並加速恢復,但延遲手術以確定疼痛是否會改善是合適的
- 如果有椎間盤大範圍破裂進入脊髓管並壓迫馬尾神經,導致膀胱括約肌或腸道括約肌功能失調的情況下,建議立即進行手術
後續衛教與追蹤
- 戒菸、減肥是有益的:吸煙、肥胖和改變體力勞動是減少坐骨神經痛首次發作的可逆因素
- 運動和核心穩定性是治療方法的最重要根基,避免長期服用止痛藥
參考文獻
- Sciatica - OrthoInfo - AAOS
- BMJ. 2019 Nov 19:367:l6273. doi: 10.1136/bmj.l6273.
- BMJ. 2013 Mar 20:346:f1716. doi: 10.1136/bmj.f1716.
- N Engl J Med. 2015 Mar 26;372(13):1240-8. doi: 10.1056/NEJMra1410151.
- N Engl J Med. 2020 Mar 19;382(12):1093-1102. doi: 10.1056/NEJMoa19126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