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運醫] 高爾夫球愛好者注意 不要忽視打球時的背痛

 


高爾夫球是全球廣受歡迎的運動之一,超過130個國家、全球約有6660萬以上的人數參與,不論是職業球員還是業餘愛好者,此項運動可提供中等強度的運動刺激,可以訓練更好的平衡控制和肌耐力,高爾夫球被認為是低至中等風險的運動,適合各年齡層參與;不過打高爾夫球時,無論初學者還是好手,仍可能發生傷害,高爾夫揮桿動作被認為是運動中最困難、最複雜的動作之一。



高爾夫相關骨折


疲勞性骨折是一種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害,重複的力量導致骨質疲勞和微結構斷裂,這些情況經常發生在運動員和軍事新兵身上,骨骼的負荷超過了其承受能力 。壓力可能來自肌肉的重複拉扯、關節夾擠,或者是支撐體重的四肢與地面的接觸


高爾夫球與其他揮拍類運動相似,在進行旋轉動作時,肋骨和上肢的疲勞性骨折可能發生,而18洞的4至8英里步行則可能導致下肢疲勞性骨折。由於高爾夫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於所有年齡層的參與者都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因此理解這項運動相關的骨折、治療策略和預後很重要。



肋骨疲勞性骨折


肋骨疲勞性骨折是高爾夫中最常見疲勞性骨折類型。通常表現為肩胛骨周圍或上背部的疼痛,且常被誤認為肌肉拉傷。許多案例可能未正式診斷,因為球員可能因自然的自我痊癒傾向而不尋求醫療建議。


X光片可能顯示肋骨骨折,但通常不明顯,診斷準確率只有64.4%,可考慮後續CT、MRI、超音波或骨掃描等影像技術組合來確認診斷。





高爾夫球手中最常見的受傷部位是第四至第八肋骨,肋骨疲勞性骨折主要發生在患者的主導側(例如,右撇子高爾夫球手的左側)中,佔 82%的病例。


有經驗的球手在主導側的肋骨疲勞性骨折,87.1%位於後方,可能跟主導側的骨折由於高爾夫揮桿時對前鋸肌重複牽拉肋骨上的應力所致。相比之下,側邊骨折主要發生在經驗不足的高爾夫球手中,可能是由於揮桿時技術不佳和重複擊打球地面所致。 增加擊球量、揮桿技術變化或裝備變更被視為潛在的因素。在打高爾夫球前未進行熱身也可能是一個因素



手掌鉤狀骨疲勞性骨折


鉤狀骨骨折的頻率因參與需要揮拍動作的運動而增加,如高爾夫、棒球和網球等。這類骨折通常源於過度使用造成的反覆微創傷,通常發生在高爾夫球手的主導手腕,某些高爾夫球手可能表現出急性症狀(如疼痛和手腕腫脹),但多數表現為慢性症狀,包括疼痛、握力減弱和尺神經感覺異常。常規 X 光應包括前後位、側位和腕視圖,在診斷不明確並且需要評估應力反應的情況下,CT 或 MRI 檢查可能更可靠。


高爾夫球手的鉤狀骨骨折癒合不良的發生率為 21.7%,這與其他運動中觀察到的 24%的比率相似。然而,實際的不連合率可能比這更高,因為高爾夫球手在保守治療後仍有症狀並且無法返回高爾夫時,可能會接受鉤狀骨的手術切除,持續疼痛/癒合不良後接受鉤狀骨切除手術後返回高爾夫的時間範圍為 4 周至 6 個月,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整體返回時間為 10.2 個月。



脊椎棘突疲勞性骨折與椎體骨折


初學高爾夫球的人,棘突骨折部位範圍從 C6 到 T4都有可能,這種疲勞性骨折的機制可能是由於肌肉和韌帶對棘突的重複牽引力,機制可能類似於Clay-shoveler’s fracture鏟泥工骨折,這種骨折在從事重体力勞動和迫使頸椎重複伸展的人中很常見。在大多數情況下,保守治療包括停止高爾夫活動,佩戴頸圈固定 4 至 8 周,保守治療後 5 周至 4 個月內恢復高爾夫運動,或手術切除棘突。


有少數年長者高爾夫球手在打高爾夫球後被確診患有椎體骨折,這些患者在揮杆後突然出現急性背部疼痛,診斷通過放射線檢查和/或 MRI 確認。這些患者在骨折前或後被診斷患有骨質疏鬆症,這些骨折發生在胸腰椎 T6 到 L1 的周圍。因此,可以推測是由於胸腰椎上的負荷引起的,骨質疏鬆症是潛在原因,打高爾夫球是觸發因素。



結論


過度使用和反覆微小創傷是導致高爾夫相關疲勞性骨折的常見機轉,這些通常影響高爾夫球手的主導側,過度使用傷害可能與訓練量增加、揮桿或裝備變化以及不足的熱身有關。建議加強教育訓練,特別是對兒童和初學者成人,減少疲勞性骨折的長久傷害。臨床門診中,因為打高爾夫而肋骨線性骨折合併肌肉拉傷的病人不算少見,適當的處理與預防都能夠讓疼痛盡快恢復。



參考資料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  23(5):p 174-182, May 2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