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踝腳踝扭傷是指三角韌帶複合體的損傷,當足部被迫外翻和外旋時發生
- 三角韌帶複合體由四個淺層和兩個深層組成
- 內踝扭傷分級:
- 一級扭傷:韌帶輕微拉伸,微小撕裂。患者有輕度腫脹和壓痛,無關節不穩定,能夠承重和行走,僅有輕微疼痛
- 二級扭傷:韌帶不完全撕裂。患者有中度疼痛、腫脹、壓痛和瘀斑。關節檢查中有輕至中度不穩定,活動範圍受限,功能喪失,承重和行走有疼痛
- 三級扭傷:韌帶完全撕裂。患者有嚴重的疼痛、腫脹、壓痛和瘀斑。關節檢查中有顯著的機械不穩定,功能和活動範圍嚴重喪失,無法承重或行走
流行病學
- 內踝扭傷比外踝扭傷少見,發生率約為6% ,但預後很重要
- 三角韌帶扭傷常伴有外踝骨折和/或韌帶聯合損傷
- 如果在最初的腳踝扭傷後症狀持續存在一年,則可能會發展為慢性腳踝不穩定(腳踝持續感覺“鬆動”)
風險因子
- 過去有踝關節扭傷史
- 高風險運動,包括足球、籃球和跳遠
- 外翻足型
- 低足弓(扁平足)
- Spring 韌帶功能障礙
- 脛後肌失能
- 腓骨長肌過度疲勞
常合併狀況
- 韌帶聯合撕裂或扭傷
- 外踝骨折和/或脛骨骨折
- 內踝撕裂性骨折
- 雙踝和三踝處骨折
- 嚴重的外側韌帶損傷
- Spring 韌帶功能障礙
- 脛後肌失能
- 屈拇長肌損傷
- 脛後神經和/或隱神經牽引損傷
病史
- 受傷機制包括足部內旋和外翻著地,導致被迫外旋、外展和外翻
- 症狀包括內踝疼痛、腫脹和瘀斑
- 應詢問患者既往的踝關節損傷史和腳踝不穩的情況
理學檢查
- 評估內踝壓痛和腫脹
- 檢查三角韌帶的穩定性和壓痛
- 評估承重能力和行走情況
- 走路時有異物感
- 進行內翻應力測試和外旋測試,以確定三角韌帶損傷的程度
- 評估患者的步態和站立時的外翻扁平足變形
鑑別診斷
- 韌帶聯合撕裂或扭傷
- 後脛骨肌腱撕裂或半脫位
- 屈拇長肌腱撕裂或扭傷
- 脛骨遠端骨折
- 距骨圓頂的骨軟骨骨折
- 跟骨骨折
- 距骨外側突的骨折
- 內踝扭傷伴近端腓骨骨折(Maisonneuve骨折)
診斷工具
- 在急性損傷的情況下,建議依 Ottawa 腳踝規則,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 X 光檢查(無法負重、外側/內側踝後緣或尖端壓痛、第五蹠骨基部或舟狀骨壓痛)
- X光檢查包括正位、側位和mortise view,以排除骨折
- 受傷腳踝的正位、側面和內翻位 X 光片對於排除骨折重要(如果可以的話,應負重)
- 在距骨圓頂水平,內踝外側緣與距骨內側緣之間的內側間隙 > 3 毫米是不正常的,表示三角韌帶斷裂
- 考慮進行外翻距骨傾斜應力 X 光檢查,以評估是否存在明顯的不穩定性以及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與對側腳踝相比,距骨外展傾斜角度差異 > 10 度是不正常的(僅在沒有相關骨折的情況下才進行此項檢查)
- 核磁共振成像(MRI)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用於檢查三角韌帶的淺層/深層損傷
- 當MRI無法及時進行時 ,超音波是一種可選的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方法
初期治療
- PRICE原則:保護受傷部位、休息、冰敷、加壓和抬高
- 通過使用Aircast或具有膀胱功能的靴子限制內翻/外翻應力,同時保持矢狀面運動
- 限制負重,使用拐杖或其他輔助裝置,直到患者能正常行走
- 每2-3小時進行15-20分鐘的冰敷或冷水浸泡,持續48小時或直到腫脹改善
- 早期加壓控制和減少腫脹,通常使用彈力繃帶或支架
- 抬高受傷踝關節至心臟以上以進一步減輕腫脹
- 短期消炎止痛藥(NSAIDs)是合適的治療藥物
後續治療
- I 級扭傷:功能恢復和可能的夾板或支具,診斷到恢復運動通常比外側的(1 到 3 週)延遲(3 到 6 週)
- II 級扭傷:與 1 級相同,但除此之外,可能需要在後部夾板或步行靴中固定一段時間(3 至 4 週)
- 增生注射與PRP治療對於疼痛緩解與改善腳踝慢性不穩定狀況,是可考慮的治療方式
- 後續復健對於恢復活動和預防慢性不穩定性非常重要 ,練習包括
- 跟腱伸展、腳繞圈、字母練習
- 等長和等張的足底屈曲、背屈、內翻、外翻和腳趾捲曲
- 拾彈珠
- 腳跟步行、腳趾步行、平衡球、不同表面的步行
- 走-慢跑、慢跑-跑步
手術
- 轉介問題
- 4 毫米的榫眼視圖內側間隙(雙側,如果可能,最好負重)
- III 級損傷可能需要手術修復以防止長期並發症
- 內踝骨折
- 移位的外踝骨折
- 保守治療無效,傷勢已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
- 神經血管損害患者
預後
- 受傷後的前 2 週疼痛會迅速減輕
- 預後取決於損傷程度和同時發生的損傷。對大多數患者而言,預後良好,但高達 70% 的患者可能有些微殘留症狀或容易復發
- 更嚴重的損傷可能需要更久的復健
- 復發性不穩定的患者容易早期退化
- 高風險復發的患者可能需要功能性輔具或繃帶
併發症
- 通常比外側腳踝扭傷嚴重
- 長期固定導致的僵硬 、復發性不穩定 、骨軟骨缺損 、慢性疼痛症候群
參考文獻
- Br J Sports Med. 2017;51(2):113–125
- Sports Med. 2014;44(1):123–140.
- Biomedicines.2024 Apr 26;12(5):9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