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運醫] 足部副骨完整介紹:類型、症狀、診斷與治療對策


足部副骨(Accessory Bones of the Foot)是發育過程中形成的額外小骨,屬於正常變異的一部分。約有5-40%的人擁有不同種類的副骨,大多無症狀,但部分副骨可能因外力刺激或解剖位置而引發疼痛或功能異常


常見的足部副骨包括副舟狀骨(Accessory Navicular)、副距骨(Os Trigonum)、副骰骨(Os Peroneum)、副第五蹠骨(Os Vesalianum)、跖間骨(Os Intermetatarseum)、舟骨上副骨(Os Supranaviculare)、跟骨前副骨(Os Calcaneus Secundarius)、載距突副骨(Os Sustentaculi)、內踝副骨(Os Subtibiale)、外踝副骨(Os Subfibulare)等


以下將詳細介紹幾種臨床上較重要或常見的足部副骨,說明其解剖特徵、成因、年齡層發生率、臨床意義、症狀、診斷與治療方式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運醫] 氣候對馬拉松表現的影響:從科學分析到建議策略

 


天氣與馬拉松表現的關係


在馬拉松比賽中,天氣條件如溫度、濕度、風速、降雨等,對選手的表現影響極大。適宜的比賽氣候通常為 5-10°C,風速適中,無強烈日曬或降雨。在這樣的條件下,選手的核心體溫容易維持穩定,心血管系統負擔較輕,肌肉能夠維持最佳運作效率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運醫] 心血管異常運動員參加競技運動的臨床考量: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的2025年聲明 part 1

 



從「連續光譜」的角度看力量與耐力


1. 新舊分類的差異


過去我們常看到「靜態/動態」或「阻力/耐力」等方式,將運動歸納到若干固定類別,例如 I、II、III 類或 A、B、C 類。但在新版聲明中,專家們更強調「連續光譜」的概念:

  • 力量(靜態)負荷:需要大肌群瞬間施力,如短跑衝刺、舉重、標槍等。這些項目雖然動作時間相對短,卻會在心血管系統引起周期性、高壓力負荷
  • 耐力(動態)負荷:透過反覆且長時間的肌肉收縮,帶動整體血液動力學顯著提升,如馬拉松、長距離游泳或公路自行車等

在新版圖表中,大多數運動介於兩者之間:像足球、籃球此類團體競技,需要同時兼具衝刺爆發(力量)與持續跑動(耐力),難以用單一標準去界定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運醫] NBA怪物新星溫班亞馬深層靜脈血栓!DVT完整解析一次看

 

圖片來源 https://www.nba.com/news/victor-wembanyama-shoulder-out-for-season


靜脈血栓栓塞症 (VTE) 是指靜脈內形成血栓(thrombus),其中:深層靜脈血栓 (DVT):發生於四肢深層靜脈(特別是腿部、骨盆)、肺栓塞 (PE):DVT 血栓脫落後移至肺部,導致血流阻塞。VTE 可導致靜脈血流受限,引發腫脹與疼痛,最常發生在下肢,但上肢也可能發生,尤其是所謂的 「運動誘發性血栓」(effort thrombosis)

症狀包括腿部疼痛或觸痛,或持續性痙攣的感覺,無法通過冰敷、拉伸或止痛藥緩解;不活動可能加重疼痛,而活動可能緩解疼痛,紅色或藍色皮膚變色(在熱水中洗澡時通常明顯),腿部觸感溫暖,無法解釋的上臂或頸部腫脹(上肢深靜脈血栓症)等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運醫] 透過運動與營養提升手術前後恢復效果?

 


透過運動與營養提升手術前後恢復效果?


手術對人體而言是一種巨大的生理與心理壓力,從術前準備到術後恢復,每一階段都影響最終效果。研究證明,良好的營養狀態與體能是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僅能減少術後併發症,還能加速恢復過程


術前復健的核心

術前復健(Prehabilitation)是指在手術前通過運動和營養介入來提升患者的身體機能,以應對手術帶來的壓力。術前復健的目標包括:
  1. 提升代謝儲備:優化肌肉質量和功能
  2. 減少手術壓力反應:幫助患者更快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3. 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如感染和肌肉萎縮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運醫] 小腿疼痛找不到原因?揭開急慢性腔室症候群的差異

 


腔室症候群 (Compartment Syndrome) 是指小腿腔室內的壓力異常升高,導致血流受限及組織缺血,此病症可分為 急性 (Acute) 和 慢性 (Chronic, 又稱運動型腔室症候群, CECS)

  • 急性腔室症候群 (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屬於醫療急症,常因創傷 (如骨折、挫傷) 或出血導致,需要緊急處理以防止組織壞死
  • 慢性腔室症候群 (Chronic Exertio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CECS) 通常由重複性運動引起,症狀隨運動發生並在休息後緩解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運醫] 優化運動表現的心理準備策略

 



在運動和健身領域,身體訓練固然重要,但心理準備同樣是決定表現和成功的關鍵因素。心理準備不僅幫助運動員專注於目標,也能增強他們在壓力下的表現穩定性和應對能力。ACSM有篇研究分享心理準備的重要性,並討論如何運用簡單的策略來提升運動中的整體表現,這篇研究說明一些外部和內部的心理因素對運動員的可塑性。

透過外部與內部心理準備的實用觀點建議,個人應首先考慮如何調整這些可控因素,獲得對表現有利的心理效益。個人可以系統化地實施技能,以達到理想的心理表現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