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症 (VTE) 是指靜脈內形成血栓(thrombus),其中:深層靜脈血栓 (DVT):發生於四肢深層靜脈(特別是腿部、骨盆)、肺栓塞 (PE):DVT 血栓脫落後移至肺部,導致血流阻塞。VTE 可導致靜脈血流受限,引發腫脹與疼痛,最常發生在下肢,但上肢也可能發生,尤其是所謂的 「運動誘發性血栓」(effort thrombosis)
症狀包括腿部疼痛或觸痛,或持續性痙攣的感覺,無法通過冰敷、拉伸或止痛藥緩解;不活動可能加重疼痛,而活動可能緩解疼痛,紅色或藍色皮膚變色(在熱水中洗澡時通常明顯),腿部觸感溫暖,無法解釋的上臂或頸部腫脹(上肢深靜脈血栓症)等
流行病學
- 美國每年約 90 萬人 罹患 VTE,發病率為 1 至 2/1000
- 每年約 6 萬至 10 萬人死於 VTE
- 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風險高於女性
- 目前運動員的 VTE 發生率數據較少
病因與發病機轉
- Virchow 三要素:
- 靜脈血流停滯(長時間不動、壓迫)
- 血管壁損傷(運動創傷、手術)
- 血液高凝狀態(遺傳性凝血功能異常)
- 基因因素:
- Factor V Leiden 突變
- 蛋白 C、S 或抗凝血酶 III 缺乏
- Prothrombin 突變
- 非 O 型血
風險因子
- 年齡增加
- 惡性腫瘤
-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 雌激素治療(如口服避孕藥)
- 懷孕與產後
- VTE 個人或家族病史
- 肥胖
- 自體免疫與慢性發炎疾病
- 手術、創傷、骨折
- 長時間旅行(>4 小時)
- 運動相關因素:
- 長途旅行(如比賽移動)
- 直接組織創傷(如運動傷害)
- 部分個案報告顯示運動員可能有較高 VTE 風險
預防措施
- 避免長時間不動
- 避免過量攝取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酒精
- 在訓練期間和之後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 長時間靜止時穿壓力襪
- 服用避孕藥時應選擇低劑量雌激素類型
- 住院患者可考慮預防性抗凝治療
診斷
1. 深靜脈血栓 (DVT) 診斷標準 - Wells Criteria
-
活動性癌症(正在治療、6 個月內治療過,或安寧治療):+1
-
癱瘓、輕癱,或近期石膏固定的腿部:+1
-
最近臥床 ≥3 天,或 12 週內接受需要全身或區域麻醉的大手術:+1
-
沿深靜脈系統分佈的局部壓痛:+1
-
整條腿腫脹:+1
-
腓腸肌(小腿)腫脹(至少比無症狀側大 3 公分):+1
-
限於患側的凹陷性水腫(壓痕性水腫):+1
-
側枝表淺靜脈擴張(非靜脈曲張):+1
-
既往確診過深靜脈血栓(DVT):+1
-
另一種可能的診斷與 DVT 一樣可能:-2
總分評估
- 總分 ≤1:DVT 不太可能(低風險)
- 總分 ≥2:DVT 可能(高風險)
2. 肺栓塞 (PE) 診斷標準 - Wells Criteria
-
深靜脈血栓 (DVT) 的臨床表現(至少包含腿部腫脹及深靜脈壓痛):+3
-
沒有比肺栓塞 (PE) 更可能的其他診斷:+3
-
心率 >100 次/分鐘:+1.5
-
長時間不動(超過 3 天)或 4 週內接受過手術:+1.5
-
既往深靜脈血栓 (DVT) 或肺栓塞 (PE) 病史:+1.5
-
咳血 (Haemoptysis):+1
-
惡性腫瘤(正在治療、6 個月內治療過,或安寧治療):+1
總分評估
- 總分 ≤4:PE 不太可能(低風險)
- 總分 >4:PE 可能(高風險)
診斷
診斷通常需要結合臨床評估、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工具
1. 深靜脈血栓 (DVT)
- 臨床評估:
- 使用 Wells Score
- D-dimer 檢測:
- 陰性結果 可幾乎排除 DVT(但僅適用於低風險患者)
- 陽性結果 需要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 影像學檢查:
- 靜脈超音波(Doppler Ultrasound):首選檢查,敏感度 90-95%,特別適用於股靜脈或膕靜脈血栓
- 靜脈造影(Venography):較少使用,但仍是金標準,可用於難以診斷的情況
- 磁振造影 (MR Venography):適用於懷疑髂靜脈血栓或上肢血栓的患者
2. 肺栓塞 (PE)
- 臨床評估:
- 使用 Wells Score for PE
- D-dimer 測試(適用於低風險患者)
- 影像學檢查:
- 肺部 CT 血管造影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首選檢查,能清楚顯示肺部血管內血栓。
- 肺通氣/灌注掃描 (V/Q Scan):適用於 腎功能不良、碘對比劑過敏 的患者。
- 超音波心動圖 (Echocardiography):可用於懷疑嚴重 PE 且無法進行 CT 的患者,顯示 右心室擴張、肺動脈壓升高
治療
- 急性期治療
- 立即抗凝治療:
- 首選:因子 Xa 抑制劑(如 Rivaroxaban、Apixaban)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如 Dabigatran)
- 低分子量肝素 (LMWH) 可用於因子 Xa 抑制劑無法取得或其他考量情況
- Warfarin 為最後選擇,因需頻繁監測 INR
- 治療時間:
- 短暫性(可逆)誘發因素:3 個月
- 無明顯誘發因素的首次 VTE:3 個月後評估是否持續抗凝
- 高出血風險:3 個月
- 低至中度出血風險:可考慮長期抗凝
- 特殊族群考量:
- 運動員:避免影響訓練,常選擇 口服因子 Xa 抑制劑,因其半衰期短、無需頻繁監測
- 孕婦:選擇 低分子量肝素 (LMWH),避免warfarin(具致畸性)
- 腎功能不良患者:避免 Dabigatran,因其主要經腎臟排泄
血栓溶解與介入治療
- 適用於高風險 PE 或嚴重 DVT(如肢體缺血)
- 方法:
- 靜脈溶栓 (Systemic Thrombolysis):使用 tPA(如 Alteplase),適用於低血壓或生命危險患者。
- 導管取栓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適用於嚴重 DVT,可直接將溶栓藥物送達血栓部位。
- 下腔靜脈濾網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VC Filter):適用於抗凝禁忌症患者,如近期大出血者。
運動員復健與回場
- 過去 VTE 治療強調靜養,現在則建議安全狀況下「早期活動」
- 建議循序漸進回歸運動:
- 第 1-3 週:恢復日常活動
- 第 4 週:非負重運動(如游泳)
- 第 5 週:低衝擊運動(如腳踏車)
- 第 6 週:逐步恢復衝擊性運動(如跑步)
- 第 6 週後:漸進式增加訓練量
- 抗凝治療期間禁止參與接觸性運動,以避免嚴重出血風險
抗凝治療對運動的影響
- 主要風險:出血
- 接觸性運動(如拳擊、橄欖球)應避免
- 耐力運動(如跑步、游泳)相對安全
- 調整用藥策略:
- 比賽期間可考慮短暫停藥(視醫師評估)
- 選擇半衰期較短的藥物(如 Rivaroxaban)
- 主要風險:出血
長期追蹤與預後
- DVT 若未治療,50% 會進展為肺栓塞
- 由血栓形成傾向疾病引起的 DVT,復發風險較高
- 患者應避免久坐,旅行時應定期活動、穿寬鬆衣
- 預後與長期管理
- DVT 若未治療,50% 會發展為 PE
- 30-50% 患者會發生「慢性血栓後遺症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
- 症狀:慢性水腫、靜脈曲張、皮膚變色
- 預防:壓力襪、適當活動
- VTE 患者的長期復發風險
- 低風險者(如短期手術後 VTE):停藥後復發率 <3%/年
- 高風險者(如基因突變):復發率 8-10%/年,可能需終身抗凝
總結
運動員有 VTE 風險,特別是長時間旅行或創傷後,治療首選因子 Xa 抑制劑(如 Rivaroxaban),避免影響訓練,抗凝期間應避免接觸性運動,以減少出血風險。
適當運動有助於降低 VTE 復發,但應循序漸進,長期追蹤對於高風險患者(如遺傳性凝血異常)尤為重要,運動員應與醫師緊密合作,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與運動恢復計畫,以確保安全回歸比賽與訓練
參考資料
- Sports Med. 2015 Oct;45(10):1365-72.
- Blood Rev. 2021 May:47:100780.
-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Marathon Athletes.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13.004586
- 圖片來源 https://www.nba.com/news/victor-wembanyama-shoulder-out-for-seas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