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遇到一位游泳選手,在某大師那邊接受快一年的增生治療,也去醫學中心骨科做過核磁共振,雙肩疼痛的狀況仍然反覆,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問完病史跟訓練狀況後,透過肌肉與評估姿勢後,心中知道這是不少游泳選手的痛。
游泳選手的訓練通常全年無休,只休過年幾天,每週大多週日沒練,雖然訓練強度隨著賽季會有高低不同,但訓練會讓某些過度使用的運動傷害逐漸累積,游泳選手在頸椎跟肩膀常有不舒服的狀況,過去最有名的應該是菲爾普斯接受拔罐的新聞。
與肩膀疼痛有關的特徵
有85%的選手認為輕度肩膀疼痛是正常的現象,所以需要完成訓練規定的距離,可能一次5000-7000公尺,如果一天練兩次,份量加倍。在2016年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的這篇研究中,觀察到幾項游泳選手的特徵,認為可能跟肩膀疼痛有關,包括肩峰下距離縮短、肩胛骨不穩定、頭部與肩膀姿勢前移、肱骨頭移位以及肌肉徵招方式改變等。
肩峰下的距離
肩峰下距離縮短、頭部與肩膀姿勢前移,被認為跟肩膀前面肌肉緊繃,肩膀後面肌肉無力有關,游泳選手會出現這些特徵主要在於游泳大量的重複性動作,讓選手傾向使用胸肌、上斜方肌跟前鋸肌等肌肉。肩峰下距離縮短會增加肩峰下壓力,可能與夾擊症候群有關。
這篇研究將游泳選手跟非游泳選手相比,其中游泳項目至少每週訓練四次,每次一到兩小時以上,至少兩年,在訓練季前、中、後分別做了肩峰下距離、頭頸部姿勢等評估,有幾個有趣的發現:
肩膀前移的角度增加15%,非游泳選手僅增加1%
頭部前移的角度在所有選手中都增加了6-7%,兩者沒有差異
肩峰下距離在游泳選手中減少10.7%,非游泳選手則增加1.5%
過去發現高強度的訓練,容易導致肌肉疲勞、失衡的狀況,會改變肌肉的緊繃程度,甚至改變肩膀運動的力學,造成肩峰下距離縮短,這項研究的觀察結果可能佐證這一點。
肌肉失衡的線索
胸大、胸小肌緊繃,加上中斜方、下斜方肌無力是典型游泳選手會出現的狀況,雖然如此,大多還是需要適當評估找出失衡的肌群,另外肩關節、肩胛骨不穩的狀況,產生的力量會降低,如果能透過適當的訓練,有機會改善肩膀與頭部前移的狀況、防止肩峰下距離減少。
另外還有一點,訓練強度拉高的前六週就會出現以上的特徵,建議此時就開始透過訓練來增強肩膀的穩定性、肱盂關節的節律等,而不是等症狀出現時才來補救。比較可惜的是這篇沒有針對四式泳姿做分析,否則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小結
高強度的游泳訓練可能和肩膀前移、肩峰下距離縮短有關,長期來說可能會造成肩膀疼痛,除了專業的注射治療之外,如果能早期透過背後肌群訓練、相關緊繃肌肉的伸展,可以減少未來肩膀不適的可能。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Effect of Swim Training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Adolescent Swimmers. Am J Sports Med. 2016 Nov;44(11):2813-28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