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運醫] 指間關節側副韌帶扭傷分級及症狀分析:如何辨別受傷程度?


指間關節側副韌帶扭傷是指手指指間關節(通常是近端指間關節,PIP)的側副韌帶受傷,受傷機制通常為軸向負荷伴隨徑向或尺側壓力,通常在手指伸展時發生

  • 根據受傷程度,分為三種等級:
    • 第一級:疼痛但無韌帶鬆弛
    • 第二級:疼痛且有韌帶鬆弛,在施加壓力時有堅實的末端穩定度
    • 第三級:疼痛且失去在施加壓力時的穩定度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復健] 內側滑膜皺襞綜合症 引發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plica是拉丁文字,意思是折疊,內側褶皺(medial plica)是一種位於膝關節內側的滑膜皺襞,它們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是間質腔未完全融合的結果。滑液皺襞通常很薄、柔軟,幾乎是透明的。根據位置分為:髕上、髕內側、髕下和外側滑液皺襞,最常見引起症狀的是髕內側滑液皺襞,當膝內褶皺受到炎症影響時,會形成一條位於膝關節內側的關節內帶,導致纖維化和持續性疼痛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運醫] 跟骨骨折:症狀、診斷及治療全面解析



足部的骨頭通常分為三部分:後足、中足、前足,中後足總共七塊骨頭,都稱為跗骨,構成了後足和中足,其中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

跟骨骨折大部分屬於關節內的,這表示骨折經過關節面。跟骨骨折可由急性創傷或反覆壓力(疲勞性骨折)引起,評估急性跟骨骨折時,主要關注的是骨折是關節外還是關節內,『關節外』骨折可以保守處理,大多數『關節內』骨折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因此建議骨科評估。

目前沒有公認標準的指引確定移位的關節內跟骨骨折的最佳治療方法,也應注意許多急性跟骨骨折患者,有可能其他下肢或脊椎損傷的共存狀況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運醫] 運動員常見的手掌骨折:拳擊手骨折損傷解析



拳擊手骨折之所以得名,因為通常是用握緊的拳頭打到硬物而發生骨折,特別是手掌連接小指的骨頭,受傷後可能需要戴上夾板或石膏,並且休息六到八週不能參加運動


美職跟中職都有類似的案例,近期大聯盟過去因表現不佳槌牆壁的案例不少,2024年七月小熊投手Colten Brewer接替先發投手Kyle Hendricks登板投球,上場後僅投0.2局被敲2安、丟2次保送,失掉3分,還發生一次傳球失誤,退場時因自責而怒槌休息室牆壁,在經過檢查後,確診為左手骨折,另外一次是今年4月遊騎兵投手Brock Burke在中繼表現不佳後,回到休息室槌牆壁,導致右手骨折,中職過往也有案例 2005年彭政閔的變電箱事件


手掌骨頸部(遠端骨幹)是掌骨幹的部分,是最脆弱的點,因此掌骨骨折通常涉及頸部,受傷機制通常是掌指關節(MCP)在屈曲位置時受到軸向負荷,如打拳時,掌骨頸部周圍的骨折需檢查是否有旋轉變形和角度變形,第五掌骨骨折稱為拳擊手骨折,對握力影響不大,而第二與第三掌骨對握力比較重要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運醫] 拳擊運動高受傷風險部位 預防傷害分析

 



拳擊是一項極度接觸撞擊運動,存在高受傷風險,因此了解其受傷情況、機制、治療和預防對運動員和教練很重要。拳擊中的受傷情況可以從輕微的瘀傷到嚴重的腦震盪和骨折不等,有效管理策略以維持運動員健康和表現的必要性


拳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的古埃及,並且早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就已經是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拳擊並未在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中登場,原因是希臘君王認為過於暴力,直到1904年的第三屆奧運會才正式成為比賽項目。在1912年瑞典舉辦的奧運會上,曾因法律禁止拳擊,而移除兩屆,直到1920年,拳擊再次回到奧運會


在奧運會初期,由於拳擊比賽規則尚不完善,很多規則都是參照當時的職業拳擊規則,並且比賽級別劃分也與職業拳擊相同,共有七個級別。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業餘拳擊總會不斷調整奧運會拳擊比賽的規則和級別,截至2004年,奧運會中的拳擊比賽已擴展到11個級別。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運醫] 探索桌球運動的風險:最常見的傷害與預防措施



桌球,亦稱為乒乓球,是一項高速的室內運動,後來逐步納入國際競賽,包括奧林匹克運動會。這項運動使用簡單的設備,包括桌子、網子、球拍和球,但需要卓越的爆發性的速度、力量、準確性、反應、瞬間決策以及良好的技術能力,也需要中等到高水平的有氧/無氧能力。


儘管桌球屬於非接觸性運動,但由於比賽中需要重複的動態動作,仍然存在各種運動傷害的風險。常見的傷害包括外側肱骨炎(網球肘)、手腕扭傷、膝關節傷害和腳踝扭傷,這些傷害通常是由於過度使用和不當技術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