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運醫] 專項運動傷害 自行車的急慢性傷害

 


自行車的運動傷害可以分為急性創傷造成或是慢性過度使用傷害,急性傷害大多跟意外有關,跌倒時造成的肌肉撕裂傷、軟組織拉傷、腦震盪、鎖骨骨折、手腕骨折或是骨盆骨折等。慢性傷害是因為過度使用累積的傷害,包括頸部、膝蓋、鼠蹊部、手腕或背部。


根據研究統計,專業選手中38%的傷害屬於急性創傷性,約62%的傷害屬於慢性過度使用,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創傷性傷害發生在上肢,三分之二的過度使用傷害發生在下肢,如果是業餘愛好者,急性創傷的傷害比例較高。


急性創傷


骨折最常見的是鎖骨,其次是手腕、肋骨和手肘,下肢跟骨盆的骨折很罕見,自行車中越野受傷的機率比公路車多。大多數鎖骨骨折不需要手術,除非有明顯移位或錯位,非手術的治療方式有機會在2-3週內開始騎車,另外鎖骨骨折要同時確認胸鎖關節、肩鋒鎖骨關節,骨折不需手術的狀況大約4-6週有機會回場比賽。



慢性過度使用傷害


慢性過度使用的傷害跟疲勞監控有關,透過訓練負荷管理,應該能減少運動傷害,制定系統性的計畫能有效管理訓練強度、距離、和訓練頻率。


上半身


頸部疼痛跟長途騎車、騎車姿勢有一定關係,造成肌肉緊繃、頸部筋膜張力異常、活動度受限、頸椎關節炎等,這些問題除了跟騎車距離有關之外,安全帽重量太重、手把位置太低、避震坐墊或系統太差都可能是原因之一。


另外騎車時如果手肘、手腕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有時候手肘的尺神經、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會出現局部麻痛或無力的症狀,要跟頸部問題做區分。可以透過適時變換姿勢、使用手套、調整坐墊或手把高度等方式減少壓迫的可能性。


下半身


膝蓋疼痛是自行車運動傷害常見的問題之一,膝蓋疼痛的原因很多,包括髕骨肌腱炎、臏骨症候群、內側皺摺症候群、內外側韌帶拉傷和髂脛束症候群等,每個疾病造成的力學機轉都有所不同,可能跟先天的脛骨旋轉、骨盆較寬、O型或X型腿、髂脛束太緊等有相關。


可以透過部分自行車的調整減少受傷機率,例如調高坐墊讓膝關節彎曲的角度小於25-30度,強調轉速不強調大齒輪,使用85rpm以上的轉速,另外下肢肌肉不平衡造成的臏骨軌跡有問題,這些都可能是膝蓋疼痛的原因。


背部疼痛有些是外在因素,例如路面不平、騎車時間太長、握把太低、需要輸出較大力量、不適當的座墊高度等,對下背部會產生壓力。有些是內在因素,例如本身柔軟度不足、脊椎側彎、長短腳、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外在因素可以透過自行車量測fitting去改善,例如調低座墊高度、調整訓練方式等,內在因素就需要改變自身的姿勢或肌力去增加背部肌肉與脊椎穩定的能力。


長時間騎車會壓迫鼠蹊部,可能有擦傷或灼熱感,大部分適度休息可緩解,另外鼠蹊部疼痛會跟陰部神經損傷,或者因為血流供應受到壓迫有關,可考慮較寬有襯墊的座椅、改變座椅的傾斜角度、或使用帶襯墊的自行車褲來緩解,曾有研究指出每週超過400公里的業餘愛好者有24%的勃起功能障礙。


小結


自行車的運動傷害大多是因為過度使用造成,過度使用性疾病主要發生在膝蓋,創傷性病變主要發生在肩部附近區域,其他比較少見的包括阿基里斯肌腱炎、髂動脈扭轉或纖維化。過度使用慢性傷害可以通過自行車的調整得到緩解,造成的疼痛也可通過按摩、物理治療、注射治療和訓練調整改善。



延伸閱讀

魔鬼藏在細節中的周邊神經損傷

上肢理學檢查

下肢理學檢查


參考文獻

  • OVERUSE INJURIES IN CYCLING- Aspetar
  • Bicycling injuries. Curr Sports Med Rep. 2013 Sep-Oct;12(5):337-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