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脂肪墊症候群(Heel fat pad syndrome)是足底筋膜炎外,足跟痛的第二大原因(14.8%),通常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雖然兩者都可能是足跟疼痛的原因,但風險因素、症狀和治療都有所不同
Heel fat pad 足跟脂肪墊是脂肪組織、分隔的纖維組織等,由脂肪組織柱(小球)組成,從皮膚延伸至跟骨骨膜的纖維隔膜,纖維分隔的結構多變,可以呈現垂直、螺旋或橫切的角度,這些組織可以吸收衝擊力
足跟墊位於跟骨正下方,充當減震層,使足跟能夠承受重複的高負荷,才能輕快的行走,足跟在行走時可以吸收110%的體重,在奔跑時可以吸收200%的體重,脂肪墊,通常厚度約為1-2厘米,平均健康的足跟脂肪墊厚度可能接近為18毫米
流行病學
- 大約有10%的人終其一生會有機會痛在足跟,高峰年齡在40-60歲,跟年齡漸增、肥胖、長時間久站、在較硬的地板、過度使用、糖尿病有關
- 年齡增加之後,脂肪組織會變得較沒有彈性,脂肪組織變薄,受傷跟持續發炎也會導致脂肪組織退化、甚至纖維組織破裂,進一步導致組織萎縮
- 當脂肪墊持續受到重複的力量或壓力,或長時間處於壓力時,可能會發生脂肪墊的發炎,又稱為脂肪墊炎,通常發生在參與需要大量跳躍的活動的患者身上,例如籃球、排球、體操或田徑等
風險因素
- 年長者
- 肥胖
- 在堅硬表面上長時間站立、行走和跑步
- 在體育活動中過度使用
- 構造不良的鞋子跟鞋墊:例如避免穿高跟鞋,尤其是尖頭高跟鞋,因為高跟鞋可能會使身體的重量分佈不均,不一定都在足跟但對腳部某一區域會造成過大的壓力
- 重複注射類固醇
- 相關的下肢力學結構包括:過度旋前、腳踝背屈角度不夠、蹠趾關節蹠屈角度減少、高弓足和扁平足
- 目前認為足跟的骨刺沒有相關性
症狀
- 漸進發生的足跟疼痛,可能單側或雙側,會有夜間疼痛
- 會延伸到中間足弓或內側足跟位置
- 疼痛在深處,容易跟足底筋膜炎混淆,疼痛不會因為背屈而加重
- 主要在負重時疼痛,休息後緩解,如果赤腳行走或在堅硬的表面上行走會加重症狀
- 疼痛被描述為深部和非放射狀,主要在跟骨結節的中央負重部分,常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其實兩者的症狀略有不同
理學檢查
- 建議對下肢進行全面檢查,包括神經骨骼檢查
- 觀察步態是否有扁平足、高弓足、後足畸形、過度內旋的跡象,並尋找脛後肌腱功能障礙的可能
- 觀察腳踝運動範圍 (ROM),並且確認腳踝或腳趾的被動運動不會重現疼痛
- 壓痛直接在跟骨結節的中央負重部分,而不是在遠端結節
- 在長時間的情況下,由於明顯的脂肪墊萎縮 ,可以在皮膚下感覺到下面的骨頭
診斷工具
- 診斷不易,建議找有經驗的運動醫學科、復健科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評估
- X光排除骨頭問題:可能會顯示跟骨骨刺或鈣化、骨折、腫瘤、關節病或其他不常見的足跟痛原因,足跟骨刺不一定跟疼痛有關係,腰椎X光可排除腰部問題
- 超音波: 正常的腳跟脂肪墊厚度為1-2公分,肪墊厚度未壓縮時小於10-12mm可以強烈懷疑(目前沒有公認標準,且變異性很大,也有研究建議<7-9mm),另外有研究以比例計算,壓縮HFP厚度/未壓縮HFP厚度如果是<0.45或>0.75為異常
- MRI:有合併其他問題時可以考慮,拇外展肌或足底方肌或周圍筋膜水腫
鑑別診斷
- 跟骨骨折跟疲勞性骨折
- 足底筋膜炎、足底腱膜破裂
- 局部發炎狀況:跟骨下滑囊炎、骨髓炎、肌腱炎/腱鞘炎
- 系統性發炎疾病:骨附著點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炎、痛風和假性痛風等
- 周邊神經夾擠:tarsal tunnel syndrome, medial calcaneal nerve, LPN/Baxter nerve
- 腰部神經壓迫:S1 radiculopathy
- 感染疾病: 骨髓炎、肺結核
- 良性腫瘤:足跟墊球瘤、骨樣骨瘤、骨內脂肪瘤、巨細胞瘤
- 惡性腫瘤:成骨肉瘤、軟骨肉瘤、Ewing sarcoma瘤、轉移瘤
- 神經疾病糖尿病、酒精中毒、交感神經營養不良
- 代謝相關:骨軟化症、Paget disease
初期治療
- 短期藥物NSAID、冰敷
- 休息與調整負重運動
- 體重控制
- 震波、低能雷射、乾針、肌貼等方式可以減輕疼痛,有低度至中度的實證支持
額外治療
- 矯正鞋墊:足弓的支撐、足跟緩衝材料、足跟下方疼痛區域的凹陷以及輕微的內側抬高
- 夜間足部輔具night splints
- 增加跟腱和足底筋膜的柔韌性、強化足部和腳踝肌肉
- 注射PRP:有個案研究報告,目前實證等級較低
- 注射可填充材料(例如玻尿酸等)來增厚脂肪墊、或者透過手術脂肪移植,但可能有時效性,經過一段時間後需再次補充
參考文獻
- Heel Fat Pad Syndrome - Physiopedia (physio-pedia.com)
- J Foot Ankle Res. 2022; 15: 60. Published online 2022 Aug 16.
- Ultrasonography. 2022 Jan; 41(1): 34–52. Published online 2021 Jun 29.
- Heel Fat Pad Syndrome: Symptoms, Causes & Treatment (clevelandclinic.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