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心得] 第一次海外馬拉松 京都馬心得


幸運的第一次

從比賽結束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禮拜,第一次海外馬拉松很幸運地完賽了,京都是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古都,巷弄裡處處是懷古的味道,充滿神社與寺廟留下的歷史印記,踏進這個城市,連呼吸都感覺自己多了點史學氣息。

會選擇京都馬當作自己第一個海外馬拉松,主要是因為根據過去參加過跑者的評價,以及對於京都的喜愛,認為大阪京都這兩個城市要自由行應該不會太難,看到2019年京都馬對於海外跑者給予不用抽籤的優惠,就決定是它了!


悲劇的過去


距離自己上一次全馬馬拉松已經超過六七年了,我記得跑過的三次全馬都是悲劇收場,都沒有跑步回來,全在二十幾或三十公里變成步兵,雖然都有完賽但成績都是不太理想的五個多小時,半馬的時間也沒進過兩個小時,這幾年進了醫院,更是有空時才會出去跑跑,完全沒有計畫跟目標,每個月跑量大概只有十幾公里…甚至不到


去年七月報名後,並沒有立即動起來,但為了準備京都馬,在二月之前一兩個月各報了一場半馬當作暖機,給自己一點壓力,大概去年十月的時候覺得不練不行,決定擬定練習進度。

 


科學化的練習


因為想好好跑完這場海外馬拉松,就參考了幾本書籍跟網站,發覺Garmin sports網站裡已經有很多事前準備或科學化練習資料提供給跑者參考,所以跟著Garmin sports提供的課表當作一開始的半馬練習計畫。

後來在FB看到Jay的跑步筆記有分享全馬課表,就以他推薦的課表(Hansons為底)當作後兩個月的練習進度,加上Running Quotient的分析,其實每周工作後要完成所有課表根本不可能,台北常下雨的天氣更是跑者的天敵,但如果可以的話會盡量每週跑3-4天,週末的LSD沒有研討會或上課的話也想辦法完成,每月跑量頂多吃到140-150km。

 


 


參考了主辦單位的參賽指引以及過去跑者分享的資訊,知道京都馬下雨機率不低,而且氣溫相對於台灣跑者來說偏涼,所以賽前準備常常利用晚上10點左右偏冷的氣溫出去練習,或者下小雨的時候跑步模擬比賽,為的就是對比賽氣溫的適應。

這份指引的資訊讓我輕鬆完成報到與了解比賽當天的場地配置,有需要的人可以到官網自行下載,可以了解報到時間、場地規劃甚至完賽時的流程。







自己賽前也參考去年大會提供的影片,了解比賽大致狀況跟路線影片,甚至在賽前一天自己進行路線的意象練習,對自己信心喊話。



用心的比賽規劃


正式比賽當天,大約五點半起床,因為住宿地點距離起點的西京極體育場需要20至30分鐘左右,所以在吃了香蕉跟吐司的早餐後,大約七點出發,到達西京極的地鐵站,看到擠爆車站的人都是要去參加馬拉松,出了車站步行五分鐘就到體育場,自己先到寄放貨車的附近暖身,準備待會寄放東西,大會有準備一個大的袋子當寄物袋,只要將自己的包包放進去貼好號碼牌就可以寄物了。從報到的前一天到比賽結束,到處都可以感受到大會的用心。




賽前看到滿山滿谷的參賽者,大家各自找地方熱身伸展,寄物時間可以從6:50-8:158:00-8:44開放跑者進入體育場的各區排隊,因為不想太晚進去體育場的起跑區,所以大約8點前就上完最後一次廁所跟寄物完畢,準備進去令人振奮的體育場!


這次京都馬拉松依照報名成績將大家分組,從S組、A組到F組是在體育場內,其他G組到最後是在體育場外集合,很幸運的分到的F組是可以進場的最後一組,8點20分的時候已經在跑道上待命了。

知道氣溫頗低,所以比賽前帶了兩個暖暖包貼在身上,除了比賽衣服、壓縮褲跟帽子外,穿上大會提供的半身雨衣,也多穿了一件自己不常穿的風衣,這件風衣比賽開始時交給工作人員回收捐贈,暖暖包在大約2km時、半身雨衣在身體熱起來的3-4km丟進垃圾桶。

練習多少 成績就是多少


其實這次京都馬前32km蠻順的,跑得很愜意,看到攝影機有時候還會揮揮手,跑速也都在自己的控制中,沒有爆衝或太大起伏,為了成績,自己帶幾包補給品跟手上拿瓶小罐運動飲料,當作基本的補給,如果水快沒了或者自己補給品不夠吃時,才在補給站稍作補充。

出發時因為在F區,為了追快我五分鐘出發的sub4 pacer,在15km跟到,一直維持在200-500公尺的距離,在25km左右時手上水瓶的瓶蓋掉了,造成後半段水瓶不敢裝太滿,跑速多少收到一點受到影響。



最後的十公里用意志力死撐


sub4 pacer32km逐漸看不到我就知道撞牆期可能來了,感受到考驗從32km開始,體力耗盡開始需要意志力來支撐,速度從原本的5:30-5:40先掉到6:00,用一直快抽筋的雙腳撐到37km,速度又掉到6:30,這段艱難的賽道一直在看錶(也一直在流鼻涕XD),其實跑到後面的上坡時已經快放棄sub4,但有點不甘心,明明前面跑得還可以就這樣死撐著。


這次留下的不是遺憾 是感動


39km以後的緩下坡像看到救星,把速度加到體力極限的5:50跑回來,最後3:59:52看到距離平安神宮的終點五十公尺左右,就拼了最後一把,壓線完成,沒有遺憾了!


 

 

其實京都馬路線不是傳統公路馬,有好幾段路都有緩升緩降,而且30多公里處的鴨川沿岸泥土地是自己覺得耗損體力較多的地方,在賽前兩週最後一次間歇練習還拉傷了腿後肌群,一直到比賽前走路都還酸酸的,很高興沒受到太大影響以四小時整完成了這次海外馬拉松。

在報名的時候就希望達成sub430,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十二月跟一月各跑了一場半馬覺得430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就將目標提高到sub4,能以四個月的練習進步一個多小時是件值得開心的事,希望下次接近sub3不需要花到四年XD


這次除了很僥倖的壓線四小時完賽第一次海外馬拉松,還帶了媽媽一起日本自助京阪行!

這幾年阿公阿嬤相繼過世,發覺人生要完成的目標有時候一不注意就無法完成了,帶父母出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是件大事,但在不怎樣的家庭裡辛苦拉拔幾個孩子長大後,對沒去過日本的母親,京都是一個她想去走走的城市,一路上吃什麼都好什麼都不需要的她,最後一晚在uniqlo買了兩件外套是她這一路最大的奢侈,很高興和媽媽一起完成這次海外馬拉松之旅,希望還有下次機會。

過去四個月常常晚上十點把手邊事情忙完一個段落或該看的書看完後才出去練跑,謝謝老婆這段時間的支持跟體諒。


p.s 跑馬後的那幾天要減少鐵腿行程,否則DOMS出來連下個樓梯都比日本阿婆慢XD